资源简介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创新教学设计一 、 实验目的1、通过创新实验让学生掌握多种生物组织中含有蛋白质以及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多种方法。(重点)2、通过创新实验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实验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由点向面扩展,达到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难点)3、在操作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手脑并用,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二、实验原理1、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肽键的物质,在碱性环境下能与铜离子形成紫色络合物。2、蛋白质在灼烧分解时,可以产生一种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三、创新设计思路教材中介绍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只用鸡蛋清为材料、用化学方法检测,而且蛋清中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自然容易检测且现象明显。设想:是不是只能用鸡蛋清作为实验材料、只能用化学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呢?当然不是。我们还可以检测其他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而且也不仅仅只有化学检测法。比如,我们还可以检测植物的各大器官、动物的各种组织以及毛发中是否含有蛋白质?今天,我们就选除鸡蛋清以外的生物组织来设计今天的实验,但需要遵循科学、合理、不干扰实验现象的实验选材原则。四、实验检测方法1、颜色反应 2、灼烧分解五、实验用品1、实验仪器:试管、小烧杯、试管架、洁净的滴管、量筒、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火柴等2、实验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NaOH溶液 B液:0.01g/mlCuSO4溶液)2、实验材料:制备好的大豆组织匀浆、动物毛发(头发或鸡毛)六、实验过程一)、实验引导在学生掌握检测鸡蛋清中蛋白质的原理、方法、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该实验1、取材:由每小组组长拿好对应的实验仪器来主实验台上选取实验材料2、 操作步骤1)、化学检测法①取洁净的小烧杯到主实验台上取实验材料,回到小组上等候备用。②量取2 mL大豆组织样液注入在试管内,观察组织样液的颜色。③先向试管内注入1 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④再向试管内滴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2)、灼烧分解先将石棉网置于三脚架上,再将动物毛发(头发或鸡毛)置于石棉网上,然后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石棉网加热到一定程度,将动物毛发(头发或鸡毛)烧焦,闻动物毛发(头发或鸡毛)烧焦的味道。3、正确记录实验现象1)、大豆组织样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后溶液,溶液颜色变成 。 2)、动物毛发(头发或鸡毛)烧焦会产生一种 气味。4、得出实验结论 1)、 2)、 二)、让学生根据实验指导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题及时更正,并提示学生注意事项。 1、在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鉴定,如果选大豆作材料,必须提前进行浸泡;如果选用鸡蛋清作材料,必须提前稀释,防止其与双缩脲试剂反应黏附在试管上不易刷洗。 2、要保留部分组织样液作为对比。 3、在物质鉴定试验中一般可以不设立对照实验。三)、教师归纳总结1、对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2、让学生联想,还可以检测那些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七、本实验创新点1.采用"先学后教"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讲解演示后学生再进行操作,学生完全处于模仿和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而本次实验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先动手操作,教师进行指导点拨。这样不但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失败中积累经验,从而将知识掌握更牢固。2.本实验设计简单,学生易操作;现象明显,易观察学生可以轻松的完成任务,观察到实验现象,会有一种成就感,增强他们的学习乐趣和求知欲。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