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时 微生物的特征及类群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微生物;2、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分布;3、培养学生的探究设计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分布。难点:理解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分布;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动手的能力。三、电教手段实验教具多媒体、实物教具(一些食用菌等)四、教学过程教 学 过 程师 生 互 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引入新课关于生物圈中的生物我们已经认识了植物、动物,还有没有其它类型呢?引出新课学生回答什么是微生物出示一些微生物图片(流感病毒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共性特点(结构、大小),得出什么是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学生观察、思考哪里有微生物哪里有微生物?虽然微生物无处不就在,但个体微小,我们看不到。要想认识微生物,我们得想办法看到它们,你有什么办法?借助放大工具、培养成菌落,展示图片补充显微镜的发展,及细菌发现等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们对微生物的了解和深入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要让你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我们身边有微生物,你打算怎么办?帮助学生梳理完善方案,建议课后实施。 展示选修课同学做的关于微生物的对比实验实物或图片:如: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男生洗手间的微生物;洗手前后微生物等,加强学生对微生物的感性认识,并联系生活实际,增加兴趣。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观察学生听老师介绍学生讨论,交流方案学生观察微生物的常见类型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微生物的图片和菌落,可以感受到这个家族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形态结构特点我们可以把微生物分为不同的类型。你知道微生物有哪些常见类型? 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归纳总结,常见的微生物有三类:细菌、真菌、病毒。学生回答观察细菌、酵母菌、霉菌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微生物?知道学生完成观察活动。1、介绍三种实验材料:细菌永久装片、青霉或曲霉永久装片、酵母菌培养液。2、提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3、学生分小组活动,进行观察。考虑到合理利用时间,建议组员分工完成不同的材料观察,轮换显微镜,互相弥补观察内容。4、建议绘制简图记录5、要求实验完毕整理好实验材料学生分组活动小结微生物和动物植物一样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成员,我们今天只是了解了什么是微生物、认识微生物的方法,并亲自观察了一些微生物,那么它们在结构方面有哪些不同?怎么生存、繁殖?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讨论。作业教学反思五、练习(1)在生物圈中,凡是 、 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微生物都只有一个细胞; B、食用蘑菇不属于微生物; C、病毒是无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D、动植物体表与体内是微生物主要的活动场所。(3)与草履虫的基本结构相似的是( ) A、流感病毒 B、番茄果肉细胞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D、酵母菌(4)为什么饭前要洗手?进入无菌室要消毒?六、小结(多媒体)一、 微生物的概念: 在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二、 微生物分类 1、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蓝藻 2 、多细胞微生物,如大型真菌 、霉菌 3 、无细胞结构微生物,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三、 微生物主要的活动场所——土壤; 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场所——动植物的体表、体内 和其它环境。板书设计: 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二、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细菌、真菌、病毒 第2课时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微生物的几种营养方式;2、认识微生物的生活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微生物的生活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难点:理解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二、微生物的生活1、腐生1)、营养方式:腐生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分解者2、寄生1)、营养方式:寄生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消费者3、自养1)、营养方式:自养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生产者4、共生1)、营养方式:共生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特殊三、微生物的繁殖和代谢:能力强学生回答:根据结构特点,分别是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无细胞结构微生物;微生物的分布广泛。通过对图片的观看,对新内容的学习产生兴趣。并能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学生回答:能分解枯枝落叶、动物尸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的微生物。如:细菌中的枯草杆菌、乳酸菌,霉菌,蘑菇等。学生回答:腐生微生物能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将无机物归还到非生物环境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学生的反应很热烈!学生回答:生活在其他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并从这些生物体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的微生物。如:所有的病毒;一些病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真菌的寄生会使人生癣、灰指甲、香港脚。学生回答:消费者通过观看多媒体播放微生物的图片,了解微生物能自我制造有机物。对新内容的产生学习兴趣。学生回答: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的微生物。如:蓝藻(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硫细菌、硝化细菌(利用化学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学生通过看书回答自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绿色植物一样,属于生产者。学生计算的结果:100个细菌,4小时后总数 = 100× (28) = 25600 个复习:微生物的结构有哪几种?它们的分布怎样?;引入:假如地球上没有细菌、没有真菌、没有病毒、没有……这个世界会是怎么样的呢?发挥你的想象力,大胆地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老师引导: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的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地球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坟场!1、什么叫做腐生?有哪些微生物是属于这一类型?2、在生态系统的组成属于什么?3、大家知道艾滋病、感冒、香港脚这些病吗?这些病原体的生活方式又是怎样呢?4、在生态系统的组成属于什么? 5、指导学生观看图片。提出问题:这些微生物的生活方式又是怎样呢?6、在生态系统的组成属于什么?7、牛羊吃草为什么不会营养不良?老师提示:草的大分子纤维素物质要进行分解,最终变成单糖类,才被吸收为营养。这些是在消化道内原生动物和细菌与牛羊共生。将纤维素变成自己的营养的。如课本P55页。8、老师提问:我们手上有100个细菌,4小时后会有多少个呢(细菌大约每30分分裂一次)?P56页课文内容:相同重量的肉牛与酵母菌合成的蛋白质为1:12500四、练习1、我们把动物内脏埋在花盆中,过一段时间这些动物内脏不见了,这说明土壤中有——微生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2、与艾滋病患者同台吃饭不会被传染。艾滋病毒的营养方式为 ,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五、小结(多媒体)营养方式特点举例腐生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并从中获得营养,称为分解者枯草杆菌、乳酸菌、霉菌、蘑菇寄生生活在其他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这些生物中获得营养,称为消费者炭疽杆菌、某些真菌、肺炎双球菌、所有病毒自养自身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满足需要,称为生产者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共生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不能独立生活根瘤菌、黏球菌、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的地衣第1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堂小测1.下列属于营寄生生活的细菌是( )A.枯草杆菌 B.根瘤菌 C.乳酸细菌 D.大肠杆菌2.乳酸菌、炭疽杆菌、青霉、肝炎病毒的营养方式分别是( )A.寄生、腐生、寄生、腐生 B.腐生、自养、腐生、寄生C.异养、自养、腐生、寄生 D.腐生、寄生、腐生、寄生3. 有关微生物的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 )A、繁殖速度极快 B、都是单细胞生物 C、代谢类型多 D、代谢强度高4.在根瘤菌与大豆的共生中,根瘤菌的作用是( )A固氮 B提供二氧化碳 C提供水分 D提供有机物5.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6.腐生和寄生的区别是作为它们食物的有机物来源的有机体( )A是否为活的 B是否为生物 C是否为整个生物 D条件是否适宜7.天热了,鲜肉容易变馊是由于() A腐生细菌大量繁殖的结果 B霉菌大量繁殖的结果C酵母菌发酵的结果 D病毒增殖的结果8.确切的说,对自然界物质循环起最大作用的是()A病原菌 B寄生的细菌和真菌 C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D大 肠杆菌9.如果自然界的各种细菌都不存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 B草木繁盛,动物大量繁殖 C人类将免于病患 D植物的营养来源发生困难10.使饭变馊的细菌 属于() A.自养 B异养腐生 C异养寄生 D以上三项都不对答案:12345678910DDBACAACDB板书设计: 细菌真菌病毒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单细胞:酵母菌多细胞:霉菌、蘑菇球形、杆形、蝌蚪形结构单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荚膜鞭毛等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无叶绿体无细胞结构(蛋白质外壳+核酸)繁殖方式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复制增殖营养方式自养、寄生、腐生寄生、腐生寄生 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腐生微生物——分解者 如:一些细菌和真菌2.寄生微生物——消费者 如:一些细菌、真菌、所有的病毒3.自养——生产者 如:一些细菌、蓝藻: 第2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分组自制泡菜和酸奶,让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锻炼 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生活经验。在信息交流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体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劳动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难点: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三、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来源:Z.xx.k.Com]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一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一、微生物与食品 1、发酵工业2、食品工业3、直接食用4、自制泡菜[来源:Zxxk.Com]二、微生物与疾病1、病毒:艾滋病、感冒等;2、细菌:炭疽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3、真菌1)、霉菌:黄曲霉2)、毒菇中毒3)、香港脚、体癣三、微生物与医药抗生素:卡那霉素、金霉素 、庆大霉素、青霉素等四、微生物的应用前景学生回答: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来源:Zxxk.Com]学生回答: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反应热烈。通过对图片的观看,对新内容的学习产生兴趣。(微生物中的发酵工艺、食品工业以及直接食用。)。学生能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乳酸菌第2个问题比较乱:泡菜坛、料液、各种蔬菜—— 空气中。乳酸菌分解糖类产生乳酸。乳酸菌只有在没有氧气的情况 下才能分解糖类产生乳酸。学生:放冰箱(比较多)。学生通过对课本(P58页)内容的学习,能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观看图片)学生通过对课本(P58页)内容的学习,能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观看图片)观看沼气池建设和使用的图片复习1、什么是生物?2、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什么?导入:你能列举出它们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方面的实例吗?老师通过学生的对生活中与微生物有关系的所见所闻,引出新课。接着播放有关微生物与食品的图片(或视频)。阅读:活动中泡菜的制作,请思考:1、制作泡菜主要是哪种微生物起作用?说出这种微生物的来源? 老师要引导:我们上次用面包探究身边的微生物时,微生物从何而来?2、配料中为什么要加入相当数量的白糖?3、为什么注入的料液要淹没菜蔬并将泡菜坛密封起来?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平时是怎样贮存食品的呢?老师要引导: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条件:水分、温度、营养物质等。刚才我们所认识的是利用微生物丰富大家的饮食文化。但是上一节的内容提到人类的有些病是由微生物引起,微生物能使人患什么病呢?老师引导:由微生物引起的人体的疾病有: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以及中毒三大类。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流感、 菌痢等 非传染性疾病,如黄曲霉,如果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素还可以致癌等中毒,如毒红菇等 老师引导:刚才我们所认识的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人体的疾病,还可以用微生物来治疗。老师提出问题:大家听过抗生素吗?医药有许多抗生素(播放图片)老师提出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应用微生物的呢?微生物除了在食品和医药工业的应用外,在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菌肥和农药的生产方面得到应用。在我国农村,利用秸秆、粪便和产甲烷细菌等产生沼气,可以用于家庭照明和供暖等。 近年来,人们通过基因工程用微生物生产胰岛素、乙肝疫苗、干扰素等。此外,微生物在采油、冶金、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前景。四、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要知道:1.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2.有些微生物可直接食用,或间接用于加工食品,但有些使食物腐败。3.微生物可引发疾病。4.微生物致病可分为: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和中毒五、课后练习:1.???? 归纳总结微生物对人类有利方面和有害方面2.???? 到图书室查找一些关于”根瘤菌”的知识.板书设计: 第2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微生物与食品:二、微生物与疾病:三、微生物与医药:四、微生物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课时 微生物的特征及类群.doc 第2课时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doc 第2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