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3(人教版)第3章《植物激素的调节》中的第1节,教材介绍了植物的向性运动及意义,重点介绍了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100多年前的实验,从而揭示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在高中教材中利用科学研究的过程呈现科学知识的不多,其中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比较完整地反映出科学研究全过程,所以说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探究素材。二、教学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解决方法] 动画再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师引领,步步为营,寻根问底。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⑴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⑵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解决方法]⑴讲述实验设计方案的内容,让学生对照内容,分析讨论评价教材中的极性运输的实验设计。⑵结合实验评价加深对生长素运输的理解。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具准备:图片、动画。六、学生活动⑴引导学生分析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和结论。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七、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导入:激素又称化学信使,在第2章中,已经认识到激素可随着血液流到人体和动物体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那么,植物体能不能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呢?[问题探讨]呈现教材P46向着窗外生长的植株,引出问题,接近要点。植物本身没有神经系统,但对外界刺激仍能发生反应,即具有应激性。植物对单向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叫做向性运动。如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向光性。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重温一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吧!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动画显示达尔文的实验,设置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分别遮盖胚芽鞘顶端和它下面一段呢?2、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哪一部分?3、感受单侧光刺激的又是哪一部分?4、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5、达尔文实验的巧妙之处是什么?教师总结归纳。顶端产生的刺激能传到下部,那么它为什么能使得伸长区两侧生长不均匀呢?动画显示詹森、拜尔的实验。詹森选择实验材料“琼脂片”证明“刺激”向下传递;拜尔选择黑暗环境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刺激”向下传递分布不均匀所致。“刺激”是什么?科学家推测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动画显示温特的实验。设问: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什么?生长素究竟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P47—48相关内容。整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如下:/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学生阅读教材P48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什么?2、生长素的运输形式有哪些?3、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什么?4、生长素的分布如何?[技能训练]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实验设计方案的内容 一个比较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题目。2、假设。即对可见现象提出的一种可检测的解释。 符合事实——假设成立提出假设——寻找证据不符合事实——假设不成立3、预期。即在检测一个假设之前,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如果预期没有实现,则说明假设不成立;如果预期得到实现,则假设成立。4、实验。根据实验的目的和提出的假设,来具体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在实验的方法步骤设计中,必须遵循对照的原则。对照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空白对照: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条件对照: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自身对照: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在实验中要注意“变量”的控制,一般只确认一个变量,即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变量。5、观察和收集数据。在实验方案中要事先设计定时观察的内容和观察的次数,同时应按要求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如实记录下来。有的实验还需要收集数据。6、分析。对记录下来的现象、结果、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有的可以用图表表示出来。7、推论。即根据实验事实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8、交流。即写出书面实验报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P49实验设计。(三)总结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四)作业布置教材P49练习。(五)板书设计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向光性 2、生长素的经典探究实验 / 3、生长素的提取 4、植物激素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 1、生长素的产生 2、生长素的运输 极性运输 非极性运输 横向运输 主动运输 3、生长素的分布三、实验设计方案的内容和实验设计评价 1、实验设计方案的内容 实验题目 假设 预期 实验(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观察和收集数据分析推论交流2、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实验设计评价和结论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教材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必修3第3章第2节,是继《生长素的发现》之后,来阐述生长素作用特点以及应用。本节内容与生活、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因此教学任务的完成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学习让学生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良好习惯。通过本节课的探究试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二、教学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解决方法]观察问题探讨中的曲线图、思考其生理作用。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解决方法] 师生合作策划好探究方案,付诸实施。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学方法 探究教学法。 教具准备: 实验用具。六、学生活动 ⑴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相关问题。⑵进行探究实验。七、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学生活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观察“问题探讨”中的曲线图,并思考其中的问题。 分析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文字信息,以及教师提供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对照教材图3—7,体会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 观察预实验的操作。 接受探究实验活动的培训,如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用具的注意事项。 组成小组,成员间分工协作,设计探究实验的初步方案,提交给教师。 进入实验室,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药品,制作实验装置,接受教师检查。 小组内交流实验方法和过程,进行操作。 将实验装置带到教室、家庭或自选场所。注意安全和实验装置的完整。 图形引导,以问题入手,探究“嵌入”,引导学生理性思考。 利用多种资料,提供应用的实例,帮学生理清应用原理。 利用2—4—D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激发探究2,4—D等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兴趣。 演示预实验。 进行本探究实验主要方面的培训,如扦插枝条、沙土筛洗和消毒、扦插枝条制作等。 用提前录制的预实验的主要过程录像,演示探究实验的关键步骤。 对学生提出的初步方案给予适当的指导。 教师对每一个小组探究实验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巡回指导。 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提醒学生注意学会倾听和吸纳别人的意见;指出探究实验注意事项,特别是水分要充足,温度范围保持在25~30℃。 指定小组负责人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大约一周后小组成员各自整理探究实验记录,绘制不同的表格或曲线图,完成探究实验报告。自愿进行进一步探究活动,提出探究实验方案。了解学生探究实验总体情况,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探究实验结果的交流,即“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表达与交流。提出进一步探究活动的建议,提供进一步探究的适当实验和实验条件。 (三)总结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发挥作用的特点。 (四)作业布置 教材P52练习。 (五)板书设计第2节 生长素生理作用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理作用 2、作用特点:两重性 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 3、顶端优势二、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⑴促进扦插枝条生根⑵促进果实发育⑶防止落花落果三、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3.2 其他植物激素一、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是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剂的应用两个方面。而在老教材中是安排在《植物激素的调节》的一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对除生长素以外的植物激素的名称生理作用做一个大概了解。而新教材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明确植物激素的种类很多,植物激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它们共同对植物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更好突出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以适应环境这一主题。后面通过介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教学目标 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3、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解决方法] 利用教材中的图,让学生进行图表转换,列出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解决方法] 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让学生开展说一说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应用。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 图片资料、课件。六、学生活动 学生分析图文资料,得出结论。七、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问题探讨]呈现教材P53木瓜催熟柿子的图,回答课本中的讨论题。 学生阅读教材P53相关内容,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存在。 呈现教材P54图,让学生针对图解中的事实,进行图表转换,列出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表。激素名称主要合成部位主要作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各种植物激素生理功能不同,但从生理作用上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具有明显促进生长发育的功效。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另一类则主要抑制生长发育,如脱落酸。植物的个体发育受多种激素的调节,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要激素起主导的调节作用。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例如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研究中发现: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主要在于促进细胞纵向伸长,随着生长素浓度不断增高,这种促进细胞纵向生长的功效越强。但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一方面抑制细胞纵向伸长,同时促进细胞横向扩大。这说明生长素诱导乙烯的合成。在不同时期,两者分别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和横向扩大,从而协调控制细胞的生长。 激素调节在材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资料分析]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利用教材信息让学生说一说:“菠萝与乙烯剂,芦苇与赤霉素,啤酒——大麦——赤霉素,残留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致癌,法规与植物生长调节剂”。 学生讨论回答教材P55讨论题。教师总结归纳: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一类化学物质。而植株激素是植物体内天然合成和存在的化学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类似。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注意的问题:⑴要综合考虑使用目的、药物效果、药物素性、药物残留、药物价格、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⑵要考虑施用时间、处理部位、施用方式、适宜的浓度和使用次数等问题。(三)总结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四)作业布置教材P56练习,P58自我检测。(五)板书设计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1、激素名称主要合成部位主要作用赤霉素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等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体各部位促进果实成熟2、植物激素间相互作用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概念2、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