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No :3 课时计划 第 1 课时课题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课型新授目的要求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他们的生活环境。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难点::①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②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教具资料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法与学法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导言 新授(一)提出问题: 1.什么是生物? 2.生物生活的环境都一样吗? 3.我们见到的生物从外形上都是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二)准备阶段:学生根据经验举例,说说什么是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调查我们身边生物的方案,最后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根据经验,分析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工作(或说说我国是如何进行人口普查的),从而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说明调查课题、目的,指导学生设计调查方案。 1.小组划分,准备笔和纸。 2.每组自行设计调查表,要新颖,有创意。 3.每组构思调查地点及计划、组内分工情况。目的是使调查地点不冲突,便于教师指导。 4.纪律观念的树立。(三)调查阶段:各组按预定计划分组行动,为了培养学生的时间效率,规定一定的调查时间。先激发学生探究愿望,调动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出什么是调查,再以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为实例,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各自的方案,最后和书上关于调查方法的介绍对比,总结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根据经验说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较详细的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5分 10分 15分 授课时间:2007年9 月 日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法与学法时间分配第2课时 (四)讨论阶段:组织全班交流,研究气氛浓厚,教师适时给予肯定评价。 交流内容: 1.全组一共调查到多少种生物?植物?动物有多少种? 2.选代表生物介绍,说明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3.谈感受,进行情感教育。 (五)总结阶段:教师指导,由学生总结全班共调查生物的种数,归纳生物的分类情况及意义。 (六)班内调查报告展示:利用宣传栏,展览每组的调查报告,相互学习。 观察各小组的组织,调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巡回知道,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先引导后回答.全组同学共同整理,调查报告,准备汇报内容。各小组准备本小组展出内容。10分板书设计《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二)准备阶段:(三)调查阶段:(四)讨论阶段: 交流内容: 1.全组一共调查到多少种生物?植物?动物有多少种? 2.选代表生物介绍,说明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3.谈感受,进行情感教育。(五)总结阶段: (六)班内调查报告展示: 课后小结需借助于外界的反馈性评价和自我深层次的思考,才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自觉改良教学行为,并通过不断发展与创新,将会获得预期设想的结果,同时满足教师自我尊重与发展,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