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济南版 生物 七年级 上册《生物学的探究方法》教学设计【授课对象】:七年级上【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理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工作及一般过程。让学生实践所学,真正让理论在实践中用起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的概述,理解科学探究六个环节的大致过程和常用的方法,为重点难点。明确控制变量,明确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生物现象,尝试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并模仿设计一些简单探究实验,逐步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科学家的工作和思维方法,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认同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内容分析】共设计了三个环节。导入:以十九世纪老巴和小海对肉汤变酸事件的不同表现,诠释什么是科学精神,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好奇心。环节二:讲述巴斯德研究肉汤变酸的原因的实验过程,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环节三:学生分组实验《观察黄粉虫的生活受光的影响》,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进展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倡导科学精神,然后才是方法1.卡通人物的对话辩论:十九世纪的时候,人们都知道鲜美的肉汤放置久了会变酸腐败……这时候有两个人对这件事反应截然不同,我们姑且称这两位为老巴和小海。学生听看通过“老巴”与”小海”的语言与行为,了解什么是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科学探究的概念2.评判自己的看法提出:根据刚才两位十九世纪欧洲人对事物的看法谈谈你对刚才两个人的看法… …学生讨论两个人的行为和态度有什么不同,在讨论的过程中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3.介绍科学家生平级及点评科学科学精神师点评1:巴斯德这项研究的结果,以及对法国葡萄酒业的影响。师点评2:巴斯德一生杰出的贡献师点评3:大家是愿意成为巴斯德这样的具有科学探究精神的人,还是像小海一样度过一生?了解科学家,认同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理论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4.讲科学家的故事故事:巴斯德研究肉汤变酸的实验过程。了解科学家的工作过程。将抽象的概念以故事的图片的形式呈现,形象地再现巴斯德先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容易理解。需要在探究的细节方面分析给学生探究过程每一步的作用与存在的意义。这些内容学生在一节课中不一定能想到,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加深对知识的领悟。5.总结探究过程提示:巴斯德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解决了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读过刚才的小故事,谈一谈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通过故事的认知,归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6.分析探讨1、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2、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成功的关键。3、探究过程往往不是一次就能顺利完成,需要反复探索,不断改进探究方法,最终才能证明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4、你得到的实验数据是怎样的?你得出什么结论?你的实验结论与作出的假设一致吗?在故事中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情况,体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教师互问互答,了解探究过程中注意的问题。科学实践简单有趣的科学探究实践7.引导实验引导以黄粉虫的生活一段描述性的文字,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初步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就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教给学生如何在众多的问题中选择有研究价值的进行研究。假设的抽象概念如何让学生理解。8.实验过程巡视学生实验。小组合作实践科学探究的过程从理论到实践是认知的必然过程。9.总结总结一展示学生研究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总结二对本节课的归纳总结。学习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表达交流。一节课的归纳总结不但是必要的环节,还有利于认识的认知的有序化,并进一步的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