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细菌》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着眼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生物教学理念。强调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学习知识。基本教学程序是“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得出结论”。教师指导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结构化的知识梳理】【明细化的目标层次】章节课程内容标准知识点能力要求第二节《细菌》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细菌的形态了解2.细菌的结构概述3.细菌的生殖方式阐述4.绿色的营养方式、对氧气的依赖解释5.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描述【具体化的学习目标设计】☆课程标准相关陈述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习目标通过分组实验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概述细菌的结构。3.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4.通过分析案例、观看视频阐述细菌的生殖方式。5.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6. 辩证看待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时化的学习评价设计】1.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2.通过细菌模型的制作情况,以及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补充讲解。3.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检测目标3.4.5.6的达成情况。【一致性的教学过程设计】(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导入:小明一直有个烦恼,每次吃饭前妈妈都要求他去洗手,并且强调手指缝、指甲缝要仔细清洗。为什么呢?新授:探索一:细菌的形态介绍一双未洗过的双手可携带细菌几十多万个,一克指甲垢能藏有三十多亿个细菌,由此说明手上的细菌数目确实很多,但是他们在哪呢?活动:找细菌找不到细菌的存在说明细菌很小。细菌小到10亿个细菌叠加起来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三千个细菌并排也能穿过绣花针针孔。由此得出结论细菌确实很小,小到用肉眼难以观察到。再通过观看细菌发现史,得知细菌最初是被列文虎克借助自身发明的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组实验:显微镜观察细菌1.视频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2.学生观察细菌总结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评价一: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哪些?探索二:细菌的结构(一)自主学习:细菌结构1.学生自学课本学习细菌的结构(二)合作学习1.学生结合课本细菌结构图制作细菌结构模型:2.描述细菌的结构特点以及各部分的功能总结细菌的结构:1.基本结构(强调细菌的特殊之处,原核生物):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2.特殊结构:鞭毛、荚膜、纤毛,分析各部分的作用。评价二:通过模型制作情况,以及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补充讲解。1.活动:展示小组合作制作的细菌结构模型。2.总结细菌结构。探索三:细菌的生命活动--营养方式设计活动:大家来找茬,比较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从而归纳出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有些靠分解动植物遗体和枯枝落叶为食,称为腐生菌;有些在活的动植物体内获取营养,称为寄生菌。借助生活链接习题:口腔中的乳酸菌可使人患龋齿病,它靠分解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生活,它属于哪一种营养方式?你能获得怎样的启示?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启发学生要早晚两次刷牙,及时漱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以致用。评价三:通过学生问题的回答情况,检测目标3的达成。探索四:细菌的生命活动--繁殖方式观看视频归纳细菌的繁殖方式。明确细菌繁殖速度快。旨在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勤洗手、洗澡,勤换衣服,讲卫生的好习惯。评价四:结合刚才所学知识,你会如何劝说你的好友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以此检验学习目标4的达成情况。探索五:细菌的生命活动--休眠体观看视频明确细菌在不良环境下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极强,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阅读相关材料进一步体会芽孢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特别强。评价五:你认为在外科手术器械消毒时,应该以能够杀死 为标准?小结:细菌的生命活动:1.营养方式2.生殖方式3.休眠体探索六: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科学研究表明,细菌是生物圈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微生物,借用所学知识解释。细菌与人类接触密切,有些人谈菌色变,谈谈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总结归纳:细菌利弊,我们需要辩证看待。评价六:通过学生回答细菌与人类关系的情况,检测目标6的达成展望未来:介绍细菌的应用前景:1.细菌发电2.识别身份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快乐分享1.知识点归纳 2. 情感升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