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鸟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鸟类》是济南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生物圈中的的动物》第二节内容。本章教材按进化顺序讲解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家鸽为例分析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按照新课标倡导的探究学习的理念,通过“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来完成对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教学活动。突出了鸟类与人类关系这一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形成爱护动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确立人与动物和谐发展极为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收集生物学资料、分析生物学资料、分析生物现象、初具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能力。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但是探究时容易观察不够细致,分析综合时不能触及问题本质。所以,教师教学中要认真组织积极引导,分组探究后的交流环节更是必不可少,有利于让学生正确理解鸟类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同时形成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利于学生生物学科学素养的形成。学生虽对鸟类比较熟悉,但对它们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空中飞行的知识还不甚明确。而且七年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利用一些活家鸽、骨骼标本和羽毛等实物材料和难以看到的内部结构的动画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学生个体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鸟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的探究中设置了直观观察、实验、视频资料等多种素材,使认知基础不同的学生都有提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对鸟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的观察与探究,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2.通过对各类鸟的观察与比较,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1.尝试观察、比较等方法,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2.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家鸽的骨骼及其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时的感受。 2.形成爱护动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确立人与动物和谐发展极为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进行“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的活动。 五、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鸟类的信息,教师准备活家鸽、图片、视频、家鸽的骨骼标本等。 六、教学策略 学生天生对鸟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学生了解的程度并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性原则,从生活实际出发,列举事例,并设计“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交流、分享、获得验证或修订自己想法的时候,全体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深化与发展,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实现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八、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首先让学生说出个人所了解的鸟类有关知识,教师及时点评。然后教师从观赏性、鸟的声音、诗词、年画艺术、捕食害虫等多角度展示鸟的作用。设问:同学们,在鸟的各项生命活动中,你最想探究的是那一项?它们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呢?下面开始我们的探究之旅。”学生欣赏鸟的丰富与美好。认同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兴趣并激活课堂气氛,导入新课。同时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美好情操。探索新知: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鸟的主要特征????????????????????????????课堂小结、整理归纳德育渗透,情感升华依托情境,提出问题你认为鸟类为什么能够展翅高飞?它在飞行中重要克服那些困难呢?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教师汇总各小组讨论结果并依次板书:减少阻力、减轻体重、具有飞行器官、充足动力、充足的能量供应。 (过渡语)下面我们从这几方面来探究一下“鸟类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小组合作探究、激烈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学生分析原因并得出飞行需要适宜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问题引导到飞行的要素:减小阻力,飞行器官,减轻体重,具有动力。探究一:组织讨论鸟的外部形态:指导学生通过观看活家鸽、图片、标本,观察鸟的外形,分析体型与飞行的关系,鸟翼对飞行的意义,羽毛的作用,完成讨论并分享鸟的外部形态与飞行的关系。(过渡语)观察完鸟的外部形态,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特殊性,使它适于飞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家鸽进行探究分析。1.流线型的体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2.前肢变为翼,翼附着羽毛,宽阔呈扇形,扇动空气可获得飞行动力。3.体表被覆羽毛保温、减重。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探究鸟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理解鸟类的体形、羽毛对飞行生活的适应。?探究二:出示文字资料:鸟骨骼占体重约5%-6%,人骨骼占体重18%。鸟的胸肌占体重的1/5,人的胸肌占体重1/120。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它们的真实面目。出示鸟骨骼标本。指导学生观察鸟愈合的头骨、口中无齿、骨内部中空。指导学生观察胸骨和龙骨突的位置及特点。(过渡语)实验表明,一只飞行中的鸟类所消耗的氧气,比休息时大21倍。它如何得到这么多氧气呢?家鸽飞行时能量从哪里来?食物中的能量需要哪些系统配合才能释放出来?学生进一步观察、思考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1.骨骼轻薄、中空、坚固。支持身体、减轻体重。 2.高高隆起的龙骨突扩大胸肌的固着面积。 3.发达的胸肌为振翅提供强大的动力。引导学生探究鸟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理解骨骼、龙骨突和胸肌对飞行生活的适应。探究三:呼吸系统:出示肺与气囊的关系模式图和气体交换模式图,研究家鸽的气囊在气体交换中的作用。视频展示:家鸽的双重呼吸过程。师讲授:飞行时,两翼上下扇动,这样就促使气囊扩张和收缩。当两翼举起时,气囊扩张,外界的空气就进入肺里,其中大量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也有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囊里的空气又经过肺而最后排出体外。这样,每呼吸一次空气就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设问:这种呼吸方式提供的氧气量如何? ?总结气囊的作用:辅助呼吸,减轻身体的比重,减少肌肉间以及内脏间的摩擦,还能有效散热。学生思考得出结论;需要呼吸、消化系统的配合。通过对视频的观看、思考分析得出:1.鸟具有气囊,可以帮助呼吸。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满足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2.鸟类的双重呼吸所获得的足够氧气,最终是为了获得更多能量。??引导学生探究鸟与飞行相适应的生理特点。理解鸟类的呼吸方式对飞行生活的适应。???????出示资料:据记载,世界上鸽子飞行最远的纪录是英国威灵顿公爵的一只信鸽创造的。这只信鸽从非洲西部海上空起飞,经过55天的飞行,当它飞到伦敦离巢只有1.6 km地方时,耗尽体力死去。它飞行的路程估计有10000 km。提出问题:鸟类是如何保障飞行时的巨大能量供应的?(过渡语)大量的能量供应必须有特殊的消化系统,下边我们就共同探讨鸟的消化系统。探究四;消化系统:雀形类的鸟一天所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3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体重为1500克的雀鹰,能在一昼夜吃掉800—1000克的肉。巨大的食量会不会增加体重而影响飞行呢?雀形类的鸟所吃的谷物、果实或昆虫,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1.5小时后排出体外。绿头鸭吃进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0.5小时后排出体外。消化能力强,这种消化提供的能量如何? 结合图片分析鸟类的消化系统。学生阅读资料并思考问题 学生分析得出:1.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利于获得足够营养,满足能量供应。2.直肠短,粪便随时排出,利于减轻体重。引导学生理解鸟类的消化系统对飞行生活的适应。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和数字分析能力。家鸽的整个身体都是为飞行设计的请同学梳理知识总结鸟类特征。1.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2.前肢变成翼。3.骨既轻便又牢固。4.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双重呼吸。5.有喙无齿,消化系统发达,直肠极短。 引发学生思考鸟类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师:人类很早就憧憬像鸟一样在空中自由飞翔。今天我们把它变成了现实,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人类一开始只是按上翅膀,但并没有飞起来。人类为实现自己的蓝天梦,运用智慧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热气球、飞艇、各式各样的飞机等。莱特兄弟为这个梦想研究了26年,造出了第一架飞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中国飞天梦,一梦几千年。从1999年我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至今,载人航天走过了从无人到有人的历程,2003年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成功送上太空。飞天梦想,今朝成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要为明天的梦想不懈努力。” 学生聆听 让学生感受人们在实现蓝天梦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现代高科技技术带给学生的震憾,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勇于攀登的无畏精神。 《鸟类》学案学习目标:知识性目标: 1.学生通过对鸟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的观察与探究,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2.通过对各类鸟的观察与比较,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技能性目标: 1.尝试观察、比较等方法,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2.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家鸽的骨骼及其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情感性目标: 1.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时的感受。 2.形成爱护动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确立人与动物和谐发展极为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探究过程 :探究一:体型、翼、羽毛(1)方法步骤:参照教材图2.2-19及家鸽,观察家鸽的体型、翼、羽毛各有什么特点?翼羽和尾羽的排列各有何特点?思考并讨论:这些特点对于鸟类的飞行有何意义?(2)结果分析:家鸽的身体呈 型,意义: 。体表被覆 ,意义: 。前肢变成 ,是 器官。探究二:骨骼、肌肉(1)方法步骤:摸一摸家鸽的胸部肌肉,感受其特点,及其意义。参照教材图2.2-20,观察家鸽的骨骼标本。思考并讨论骨骼的特点及意义。(2)结果分析:家鸽的骨有的 ,有的 ,较长的骨 。意义:这样的骨骼既 又 ,有利于 。(3)家鸽体内最发达的肌肉是 ,附着在 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探究三:呼吸方式(1)方法步骤:参照教材图2.2-21观察家鸽的肺和气囊,并填写各部分名称。分析并思考肺和气囊各自的作用,家鸽的呼吸特点及意义。(2)结果分析:肺的作用 ;气囊的作用 。家鸽的呼吸方式是 ,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能保证 。探究四:消化系统(1)方法步骤:参照教材图2.2-22观察家鸽的消化系统,认识各部分名称。分析并思考各部分的特点及功能,家鸽的消化特点及意义。(2)结果分析:鸟类口中无 有角质的 ,意义: 。 家鸽的消化系统发达,直肠________。意义: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