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和处理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二节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述的是人体的结构层次。人体的结构层次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是学生必须了解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继学习细胞及其特点之后,对今后学习动物的结构特点、行为方式起到垫铺的功能,是生物学习由微观到宏观转变的关键点。本节课涉及的概念很多,包括细胞的分化、组织、器官、系统。只有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才能理解动物体的结构层次。2.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以及细胞的分裂、生长等生理活动有了感性和理性的初步了解,这就是学习“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起点。3.设计理念本着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来设计本节课。自主学习是合作探究的前提和保障。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4.教学目标4.1知识目标: 1、说出组织的定义,概述人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2、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4.2能力目标:1、学生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装片。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2、通过对人体的各结构层次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的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生物学观点。5.教学重点、难点 5.1重点: 1、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2、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3、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的结构层次形成完整认识。 5.2难点: 1、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2、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6.教学准备6.1实验材料用具:显微镜、四种基本组织切片6.2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7.教学策略 谈话法、观察法、学生自主学习法、归纳总结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8.教学过程教 学 流 程 示 意 图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砖、墙、房间、大楼通过鱼的图片,导入本节课的学习观察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入手,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进入新课(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现在班级多少名同学?你们的共同职业是什么?20年后同学聚会会有哪些变化?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应该是?想象20年后同学聚会的情况分化谈话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步感知分化的概念分化的定义出示受精卵和其他人体细胞的图片指导学生阅读观察,找出不同之处阅读,理解分析归纳出: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能力组织的定义多媒体展示人体四种组织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图2-12,思考:受精卵是怎样形成各种不同的组织的?初步观察人体四种组织,获得感性认识思考、讨论合作学习分组实验巡视指导指导学生对照教材图片进行观察将学生观察的部分结果拍照投影引导学生介绍四种基本组织的细胞组成、功能等显微镜观察基本组织切片讨论:人体组织各自的功能练习使用显微镜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通过教材62页第二题,得出器官的概念举例:心脏、大脑、胃据生活经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这一教学资源,生成新知识(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胃的功能是什么?只有胃就能完成消化作用吗?展示人体消化系统的图片。系统的概念观察讨论,得出结论阅读自学培养阅读自学能力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请一名学生做动作通过讨论、分析,说出不同的系统形成生物学观点并认可三、小结新课内容小结本节知识从微观到宏观回忆总结本课使学生所学知识形成体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板书设计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分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分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