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9.1 人的生殖和发育第1课时 男女生殖系统和生殖过程课题男女生殖系统和生殖过程课型新授课时安排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识别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主要结构的功能。(2)描述人的生殖过程,说出胚胎发育的过程和营养供应。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对图片等资料的观察、交流和讨论中,提升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人的生殖”的学习,感悟生命来之不易,体会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使学生懂得感恩。教学重点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说出胚胎发育的过程和营养供应。教学难点描述人的生殖过程;说出胚胎发育的过程和营养供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1:同学们,你是否从小就有一个疑问:我是怎样来的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能让你解开心中的谜团。导入2:同学们,你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你的母亲要经历什么过程吗?你能体会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吗?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人的生殖和发育。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1.什么是生殖、生长、发育?学生依据自学课本66页第1、2自然段获知: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生物体的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变化,就是生长。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活动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就是发育。2.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由生殖系统来完成的(1)人的生殖系统课件展示图片: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2)活动观察和识别人的生殖系统。教师展示人的生殖系统结构模式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识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思考各部分的功能。备注续表(3)男性生殖系统中,主要性器官是哪个?有什么重要功能?引导学生识图总结:睾丸是男性的生殖腺(也叫性腺),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余器官是附属性器官。睾丸内能产生精子,还能分泌雄性激素。(4)女性生殖系统中,主要性器官是哪个?有什么重要功能?引导学生识图总结: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也叫性腺),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余器官是附属性器官。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5)精子和卵细胞与生殖相适应的特征是什么?通过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总结:精子呈蝌蚪形,有长尾,能游动。卵细胞呈球形,直径0.1毫米以上。细胞质里含丰富的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物质。3.新生命的孕育从受精卵开始(1)受精卵形成和发育部位在哪?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在哪?课件展示受精过程动画,学生依据课本总结受精过程和部位: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上部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由输卵管进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形成多细胞的胚胎。胚胎在子宫继续发育。(2)胎儿是指哪个时期?妊娠又是指哪段时期呢?课件展示图片,学生结合课本获知:胚胎发育到第二个月末,外貌已初具人形,从这时起一直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胎儿。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到出生前这段时间为妊娠。(3)胎儿怎样获得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课件展示图片,学生结合课本获知:胎盘与脐带相连,通过脐带和胎盘,胚胎从母体内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备注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四、当堂演练,课时巩固1.睾丸和卵巢的作用是( B )A.产生生殖细胞 B.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C.分泌性激素 D.分泌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2.受精卵形成和受精卵开始分裂的部位分别是( D )A.输卵管和输精管 B.卵巢和睾丸C.输卵管和子宫 D.输卵管和输卵管续表 3.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C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输精管4.人的胚胎在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 C )A.母体 B.胎儿 C.卵黄 D.精子5.胚胎发育到第二个月末,从这时起一直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 C )A.胚胎 B.婴儿 C.胎儿 D.幼儿6.下列各组器官中,均属于男性生殖系统的是( B )A.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阴囊 B.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阴茎、阴囊 C.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阴茎、膀胱 D.睾丸、附睾、输精管、阴茎、尿道、阴囊7.如图是生殖过程简图,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D )A.①—精子 B.②—卵巢C.③—受精卵 D.④—分娩8.如图为受精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卵细胞成熟后,由[①] 卵巢 排出,进入[ ② ] 输卵管 。?(2)精子通过阴道和[③] 子宫 进入[ ② ] 输卵管 ,在那里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3)受精卵不断分裂,植入[④] 子宫内壁 继续发育,发育成熟后,从⑤阴道产生出来。?课堂反思: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较为特殊,学生有一定的羞涩感,尤其在小组活动方面,教师在上课初,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人类的生殖和动物的生殖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我们对待本节知识应该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学习,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第2课时 青春期课题青春期课型新授课时安排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人出生后发育的分期。(2)概述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关注青春期发育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长发育实际,对本节的曲线图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分析、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青春期发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性道德观;通过对人体发育阶段的学习和比较,使学生感受到青春期的健康美。教学重点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教学难点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有关曲线图的分析。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是怎样来的,那么婴儿出生后又是怎么发育的呢?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青春期。导入2:同学们,你知道自己现在处于什么发育阶段吗?本阶段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青春期。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1.人出生后要经历从婴儿到性成熟的发育阶段(1)人出生以后就进入了一个体外全新的发育时期。你能通过课本71页说出人出生后几个发育分期及特征吗?(2)人出生后的发育分期及特征通过阅读课本及快速记忆,学生应该不难说出人出生后的几个分期及特点。(3)母亲哺乳对婴儿有何意义?①学生自学课本总结母乳喂养的好处。②教师应该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感恩母爱,要学会孝敬父母。2.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1)通过对出生后的发育分期,你现在正处于什么发育时期?中学生大多在12~14岁之间,知道自己处于青春期。(2)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有哪些?自学课本,总结青春期发育具有以下特点:身高和体重突增;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性发育和性成熟。(3)青春期除身体有明显的变化外,想一想,你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课件展示青春期心理变化及遇到的烦恼,学生交流自己遇到的问题及困扰,教师结合学生情况分析青春期心理变化。教师点拨: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开始萌动性意识。有强烈的独立意识等,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因此,男女同学之间要正常交往、互相帮助,认真听取师长给出的建议。备注续表3.月经和遗精现象的出现是性成熟的标志进入青春期的显著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那么性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学生快速阅读课本74页,总结出女孩的月经和男孩的遗精是性成熟的标志。教师趁机提示:在行经期间要注意饮食、保暖、休息及清洁卫生。4.节育和避孕可以控制生育(1)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自学课本后总结: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2)计划生育有哪些基本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后总结:计划生育基本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合作探究分析课本72页图198、图199小组讨论后总结:(师引导)(1)男女身高增长曲线说明:青春期以前女性身高增长快于男性,进入青春期后男性身高增长快于女性;总体上男性身高高于女性。(2)不同部位生长速度曲线说明:①大脑的发育主要在婴幼儿时期,进入青春期,脑质量和脑神经细胞数目基本上不再增加。②整个身体的发育有两个生长发育高峰期,一个是婴幼儿期,一个是青春期。③进入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发育,直到性成熟。备注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四、当堂演练,课时巩固1.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叫做( A )A.第一性征 B.第二性征 C.性别 D.结构差异2.同学们现在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下列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C )A.身高和体重突增 B.出现第二性征C.大脑质量迅速增加 D.性意识萌动3.进入青春期,男生和女生的交往正确的应当是( C )A.互相回避 B.互相歧视 C.相处有理有节 D.谈情说爱4.如图表示的是男、女部分性器官的发育趋势,据图回答:(1)性器官发育的主要时期大约 10 岁到 20 岁,这一时期被称为 青春 期。?(2)睾丸和卵巢的作用是产生 精子 和 卵细胞 ,分泌性激素。?(3)性器官发育成熟是人体 青春期 发育的最主要特征。?课堂反思:本节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特征,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以指导自己更好地度过青春期。本节课知识方面学生较容易掌握,通过对青春期发育曲线图的分析训练学生的识图和分析总结能力,心理变化方面引导较为困难,需要循序渐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