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
课题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与技
能目标
说出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过程与方
法目标
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情感态度
与价值
观目标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像。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1:我们已经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是否相同呢?要想辨别细胞,就得借助显微镜。在使用显微镜前,先让我们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导入2:从第一节课生物的特征中,我们就知道,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我们人体也是由许多个细胞构成,我们的肉眼是无法看到细胞真实面目的,要想看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这节课就让我们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步骤。
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一)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1.显微镜的结构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看课本彩图所示,对照桌上的显微镜认识各部分名称,并互相说出。然后,老师检查。请主动举手的同学上台,一一指出并说出各部分名称。
2.各部分的作用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主动探索发现各结构的作用。最后老师点拨,让学生想一想,总结归纳。
教师重点介绍反光镜、物镜、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反光镜:有凹面和平面,凹面反射光线的能力强,平面的较弱。
物镜和目镜都具有放大物像的作用,物镜上有螺丝,能安装在转换器上。
粗、细准焦螺旋都具有升降镜筒的作用,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幅度较细准焦螺旋大。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37~39页的文字,仔细观察图片,熟知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教师提示学生边看边思考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备注
续表
2.教师强调:取镜安放、对光、调焦观察三个阶段,边讲解边演示规范操作,并解释操作原因,强调注意事项。
(1)取镜安放时动作要规范。
(2)对光时三转;
一转转换器,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二转遮光器,用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三转反光镜,使反射光线进入镜筒,以看到明亮的视野。
(3)观察时注意“三先三后”
镜筒先下降后上升;镜头先低倍后高倍;螺旋先粗后细。
3.学生按照步骤操作,观察写有字母的玻片、动植物细胞玻片。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之后,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总结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思考交流教材38~39页的练习题和讨论题。
学生操作练习,得出:
(1)向左移动标本,物像向右移动。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正好相反。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只要在下降镜筒时,就必须眼睛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以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碰撞。
(4)当我们通过显微镜看清标本时,光线要经过反光镜的反射,通过光圈、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最后进入人眼。
5.师生共同归纳: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物像的移动:要把物像移至中央,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玻片。
(3)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体积越大,视野越暗。
(4)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备注
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
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显微镜
                                
四、当堂演练,课时巩固
1.显微镜的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A )
A.dbca B.cbad C.dbac D.cdab
续表
                                
2.显微镜中,可以较大范围升降镜筒的结构是( A )
A.粗准焦螺旋 B.转换器 C.细准焦螺旋 D.反光镜
3.光学显微镜的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其作用是( B )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线多少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4.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在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应选择( A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10×,物镜40× D.目镜15×,物镜40×
5.在显微镜下观察写有“上”字的玻片,看到的物像是( A )
6.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哪个结构使物像更清晰( B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转换器 D.反光镜
7.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A )
A.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C.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
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
8.如图1为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一个视野,图2为显微镜四个镜头,图3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若要防止图1中A的出现,盖盖玻片时应将盖玻片轻轻平放下,然后轻轻一压
B.若要使图1视野中的物像B移到视野中央,则玻片标本应向左下方移
C.为了看到更多的细胞,选择图2中的1号和4号镜头
D.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若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④结构
课堂反思:在教学中由学生根据教材,对照实物,让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构造与功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老师及时检查,激励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其次,做实验时,让学生自学显微镜的使用过程,然后老师示范演示,强调关键步骤,最后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学生们的合作交流、探究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