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2 种子植物课题第二节 种子植物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识别校园中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2.运用比较的方法区别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2.通过认识本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认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单双子叶种子的区别、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教学难点玉米种子的解剖和观察。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1:(展示各种种子的图片)藻类、苔藓和蕨类都是不结种子的植物,而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粮食绝大多数是结种子的,这些植物被称为种子植物。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大小、形状各异。那么,不同植物的种子其结构是否相同?今天我们一起认识常见的两种种子的结构。导入2: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种类繁多,如果按生殖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否就完全相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探究竟。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一)种子的结构1.组织学生观察种子结构,帮助学生制订探究方案,比较不同种子结构的异同点。2.教师强调①观察的顺序:由表及里、由上而下、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②注意事项:不要急于切开种子;不要急于分开两个豆瓣,要感受两个豆瓣相连的部位是哪里;注意玉米切开的方向,仔细观察子叶、果皮和种皮;仔细观察玉米切面滴加稀碘液后的颜色变化。学生按照教材第79~80页的方法步骤,完成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观察,组内交流教材中列出的问题,说出种子各部分结构的名称,总结出单、双子叶植物的特点。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操作,特别是对玉米种子的解剖和观察。3.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种子结构,学生观察并区分玉米种子的结构。4.师生共同归纳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点。种子结构的共同点:都有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结构。5.引导学生回顾自主操作中的错误(或不规范)之处,对实验情况进行简短总结。6.设疑: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为什么不能适应多变的陆地环境?学生回忆、阅读教材正文,比较孢子和种子的生命力,讨论并明确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1.(切开苹果、桃等果实,观察种子着生的位置。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阅读课本82~85页思考以下问题:备注续表(1)哪些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哪些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果皮对种子有什么意义?(2)什么是裸子植物?什么是被子植物?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合作交流,释疑解惑(1)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2)果实能够保护种子。3.拓展深化银杏的种子外层有肉质包被,为什么还是裸子植物?教师点拨:银杏种子肉质部分是种皮。备注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种子植物四、当堂演练,课时巩固1.菜豆种子结构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A ) A.种皮 B.胚芽 C.胚根 D.子叶2.如图(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中,胚的组成包括( C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⑥3.种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B )A.具有发达的根、茎、叶 B.用种子繁殖后代C.种类繁多 D.用孢子繁殖后代4.馍(馒头)是我市市民的主食之一。小麦是制作馍的原料,小麦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 D )A.胚芽 B.胚轴 C.子叶 D.胚乳5.芸豆、黄瓜、西红柿、海带、花生等都是餐桌上常吃的菜品,小明同学想获取它们的种子来种植,你认为他不可能得到的是( C )A.黄瓜 B.西红柿 C.海带 D.芸豆6.下图六种植物是大家常见的植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植物中能产生种子的是 A、B、E ,不能产生种子的是 C、D、F 。(用字母表示)?(2)A和E的区别是 A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E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3)把上述六种植物按照结构上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 D→F→C→E→A、B 。?(4)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 A、B、C、E ,在自然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是 A、B 。?课堂反思: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讲起来学生不易理解,特别是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学生并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最好是让学生通过实物来作对比,从而概括出两种植物的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