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1 种子的萌发课题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3.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2.通过了解种子的休眠特性,种子的寿命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重点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3.抽样检测法测定发芽率的方法及原理。教学难点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的结论的得出。2.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现象分析。教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1:利用古诗词导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诗句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那么植物的一生从什么开始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种子的萌发”。导入2: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耕耘播种时节。很多地方的农民春播前先浇地,待土壤湿度合适时播种。有经验的农民在播种后还要盖上一层塑料薄膜。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提出问题(1)小组讨论自己小组需要提出的问题,并向全班展示自己小组的问题,作适当说明。(2)引导学生对各学习小组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相互评价,看哪个小组的问题合理并有实际意义。2.作出假设(1)小组对选定的问题作出假设,并向全班展示。(2)教师引导并带领同学分析各组假设。3.制订计划(1)让各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制订实验计划并在课堂上展示。(2)根据同学和老师提出的意见修改计划,设计对照实验。备注续表4.实施计划教师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1)根据录像中展示的结果,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对照实验中的实验变量:1和2号:变量为水,3和2号:变量为空气;4和2号:变量为温度。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2)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教师提问:一些种子中有完整的种子、无胚的种子、子叶或胚乳被部分切除的种子,你推测一下,把这些不同情况的种子放在相同的环境,哪种会萌发?结合教材91~92页得出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三)种子萌发的过程1.结合教材让学生概述种子萌发的过程。2.引导学生理解种子萌发为什么不需要阳光、土壤、肥料等。教师点拨:(1)种子只有在同时具备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才有可能萌发。(2)种子萌发时的营养来自自身贮藏的物质而不是外界。备注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四、当堂演练,课时巩固1.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种子萌发所需的( C )A.一定的水分 B.充足的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光照续表 2.下表为某校兴趣小组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中,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D )标号种子所处环境实验结果①不放水,置于25 ℃橱柜中不萌发②放适量水,置于25 ℃橱柜中萌发③浸泡水中,置于25 ℃橱柜中不萌发④放适量水,置于4 ℃冷藏室中不萌发A.①号不萌发是因为缺少水分 B.③号不萌发是因为缺乏空气C.④号不萌发是因为温度偏低 D.对照实验②和③的变量实质上是水的多少3.把大米种在环境适宜的土壤中却没有萌发的原因是( D )A.温度、水分不适宜 B.水稻不能用种子来繁殖C.没有胚乳 D.没有胚或者胚不完整4.下列菜豆种子萌发不同阶段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B )①种子吸收水分②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发育成根③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轴和胚芽④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5.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在A、B两个培养皿分别放置50粒种子,结果发现A中有3粒种子未萌发,B中有5粒种子未萌发,则此种子的发芽率是( C )A.94% B.90% C.92% D.96%6.下图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1~6为蚕豆种子)。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 2和5 两个编号的种子对照。?(2)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时的实验组是编号为 1 的种子。?(3)该实验严重的不足之处是每组 只有一粒种子 ,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论错误。?(4)某地出现特大暴雨,一些播种了的大片大片的旱地一夜之间被洪水淹没了,该实验装置中,编号为 3 的种子所处的条件与此相当。?(5)种子萌发除必需的外界条件外,自身还需满足 胚是活的、完整的 且不在休眠期的条件。?课堂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变量,探究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为了解决这个重难点,教师提前布置任务,课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设计一组“对照实验”,完成初步探究,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每一个环节的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