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6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课题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2.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3.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调查活动与设计绿化方案,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分工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教学重点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教学方法调查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1:多媒体播放几种不同类型植被的图片。教师: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美丽世界,如果有一天这个星球的绿色逐渐消失,它还会美丽吗?大家共同关注一下我国植被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决定我们今后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导入2: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绿色植物。不同种类的植物,对气候、土壤等条件的要求不同,因此,在炎热多雨的南方和冰天雪地的北方,在高山和平原,植物的种类差别很大,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我国的植物资源,这节课我们首先要对我国植物分布的情况做一个大致的了解。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教师设疑:我国有哪些植被类型呢?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标。学习植被类型的方法采用小组列表归纳的方法,找出各类型的分布及特点,然后全班交流。通过列表比较是学生进一步明确每一种植物都是生物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都有其重要性。(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1.播放我国植被受到破坏图片,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结合教材总结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2.教师可补充播放黄土高原破坏前后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原因,唤起学生保护植被的意识。(三)从我做起,保护植被1.教师讲述有关国家采取保护植被策略,课前引导学生调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教师以提问方式:“哪一天为植树节,植树节这天,你力所能及做了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认识到,“种树不是万能的,但不种树却是万万不能的”。然后,从实际出发,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2.学生小组合作调查当地近几年绿化活动开展情况,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与同学交流。3.以“畅想未来,从身边做起”为主题,学生进行交流爱绿、护绿的措施。备注续表(四)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1.课前教师布置设计内容及目的,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提出评价标准。2.学生课前调查校园内植物的品种及分布情况,其他的建筑情况,画出草图,并标明各自的位置,了解有关园艺的知识,然后讨论,设计出方案,制出美化环境平面图。3.课堂上小组之间分别展示各组的设计图及介绍方案,各组间相互讨论,评价哪些方案使校园最美丽,哪些方案最合理,最经济。备注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章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四、当堂演练,课时巩固1.关于植被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草原植物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终年常绿B.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但都十分耐旱C.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D.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B )A.森林覆盖率少 B.外来物种引入C.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D.土地沙漠化3.我国的植树节是( C )A.4月5日 B.5月1日 C.3月12日 D.9月10日4.绿化祖国,绿化校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以下叙述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是( D )A.考虑原来绿化设计,尽量不做较大的改动B.充分考虑立体空间C.注意所选植物的生长周期,争取四季常绿D.绿化校园应该放在首位,一切为绿化让路5.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如今黄河已经成为世界罕见的“悬河”。治理黄河最根本的措施是( D )A.加强黄河两岸堤坝的修筑B.对黄河河床底部的泥沙清淘C.大力培养水生生物D.植树、种草,解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6.“爱护植物,绿化祖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C )A.退耕还林 B.义务植树 C.过度放牧 D.绿化荒漠课堂反思:因为本节课的教学是一节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爱护环境,热爱自然的很好素材,其重点不是知识目标,所以将目标定位于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主。在本节课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积极比较、分析,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中能认识到绿色植物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密切关系,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