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课题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说出某种动物行为的成因。(3)进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教材中的资料分析,使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资料的内容,得出结论,解决问题。(2)通过设计动物行为的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资料图片的观察,联系自然界中一些有趣的动物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研究兴趣。(2)认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教学重点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难点进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1:坚果是乌鸦爱吃的食物,但是果皮坚硬。有的乌鸦会从高处把坚果扔到水泥地面上摔碎,从而轻松地吃到里面的果仁。有些坚果特别硬,不容易摔碎,乌鸦会用更好的方法,它衔着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等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去享受美味。乌鸦的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吗?如果不是,这种行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导入2: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尿尿,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小狗的这些行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出示动物行为视频,让学生观察动物的不同行为。2.深入探究:小狗刚来主人家的行为和经过主人训练后形成的行为有什么区别?分析探究后总结:小狗吃饭睡觉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小狗到指定地点拉尿行为是出生以后才有的学习行为。3.分别播放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视频,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总结:什么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4.让学生自己举一些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实例,老师同学共同判断及纠正,从而再次强化两种行为的概念及分类依据。5.多媒体出示乌鸦喝水的故事和图片,分析以下问题:(1)两只乌鸦喝水获得的途径一样吗?(2)放入石子学会喝水的乌鸦,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够喝到水?师生交流后得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备注续表6.多媒体出示教材48页、49页资料和相应图片:让学生分析解决以下问题:(1)上述资料中,哪些动物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2)对比资料1和资料2,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何不同?(3)分析资料3,试说明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学生分组讨论后,师生交流总结得出:(1)如果没有这些先天性行为,生物很难存活,先天性行为对于动物生存繁衍意义重大。(2)学习行为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的环境。(3)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学习行为是对先天性行为的调整和发展。7.讲述“狼孩”的故事,提出问题:从这个故事中,你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这对你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有什么启示?通过分组讨论、师生交流总结:后天的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由此我们得到启示:人类要认识世界,就要不断学习。(二)研究一种动物行为1.出示:珍妮·古道尔对黑猩猩的一段记录,分析珍妮·古道尔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在研究动物行为过程中还有哪些方法?师生交流归纳得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两种方法的结合。2.教师提出: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分析资料1中走迷宫的蚯蚓,要经过200次以上的尝试和错误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如果换成小鼠走迷宫的话,是不是尝试的次数要少一些?我们接下来要探究的是“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1)针对这个实验你能提出哪些问题?(2)围绕提出的问题,你们又做出了怎样的假设呢?(3)在实验实施以前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①本活动的研究对象是小鼠,为什么从实验的前一天晚上开始就不给小鼠喂食物(但要喂水),喂食会对实验有什么影响吗?②各组的小鼠在品种、年龄、体形上区别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为什么?3.小组讨论并实施实验计划。这种实验在课堂很难完成,可以搜集相关视频在班级中播放。4.思考与讨论。(1)“尝试与错误”学习行为的建立过程是怎样的?(2)如果把实验动物换成乌龟,你预期“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将会增加还是减少?师生交流归纳总结:不同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不一样。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人类作为高级动物,学习行为更为复杂。5.在探究活动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谈感悟。备注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续表四、当堂演练,课时巩固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项是( C )A.猫静伏在老鼠出没的洞口 B.变色龙体色由褐色变成绿色C.家兔心脏不停地跳动 D.蝙蝠白天栖息于岩壁上2.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D )A.蚯蚓走迷宫的实验 B.幼小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取食C.大山雀学会偷喝牛奶 D.小鸟喂鱼3.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以下属于观察法的是( A )A.用肉眼看书缝里的小蜘蛛 B.查看介绍蜘蛛的有关知识C.上网搜索更多关于蜘蛛的资料 D.把有关蜘蛛的信息进行归类4.“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孵杜鹃卵并精心地喂食杜鹃的雏鸟。下列对“小鸟”的该种行为解释中,正确的是( A )①是先天性的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5.你见过武陵源索溪峪的猴子吗?下面是猴子的一系列有趣的行为,你认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C )A.猴子看到陌生人时逃走B.猴子向人“行礼”C.猴子爬到树顶采摘桃子D.猴子向游客索取桃子6.阅读资料: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回答:(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 学习 行为。(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 不能 。(3)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 学习 而获得。(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遗传物质 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 先天性行为 的基础上建立的。课堂反思:通过故事导入着手,从而快速将学生带入课堂,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便于同学们充分理解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给同学们列举了大量动物行为的例子,并且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使学生更加清楚、直观地判断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结合“乌鸦喝水”的故事深化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