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1.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课题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2)探究并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尝试分类活动中,对动物和植物的主要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分类的意识。教学重点(1)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2)探究并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教学难点在尝试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种类繁多的生物,我们应该怎样对其分类呢?今天就让我们掌握一些生物的分类依据。导入2:出示各种书籍图片,教师提出:你如果想了解蝗虫的生长发育和行为,在这几本书中,你会查阅哪一本?要是想了解青蛙的相关资料,又该查阅哪几本呢?学生分析思考回答。师生交流得出:只有对生物进行必要的分类,才能更好地了解生物。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一)植物的分类1.课件出示各种植物的图片,请学生思考并讨论:如果让你们对它们进行分类,你是如何划分的呢?学生探讨,师生交流。2.教师接着提出以下问题:(1)若把图中的植物按照有无种子分成两类,各含有哪些植物?(2)有种子的植物分成哪些类群?无种子的植物可以分成哪些类群?(3)图中的植物能否对号入座?(4)你能否把上述植物的所属类群按一定顺序(如从简单到复杂)排列?课件展现分类结果;看学生分得是否正确。师生交流归纳植物分类的依据。备注续表(二)动物的分类1.多媒体出示11种动物的图片及问题:(1)这11种动物若分为两组,它们分别是什么动物类群?每组里有哪些动物?(2)将每组中的动物再进行分类,可分为哪些类群?每类有哪些动物?(3)你能尝试依照植物分类的表解方式将这11种动物进行分类吗?(4)请将不同的动物类群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师生交流总结,课件展示分类结果,让学生自我对照。2.教师提出:你在对上述动物进行分类时,考虑了动物的哪些特征?师生交流总结:除了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外,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3.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自主探究:生物界除了植物、动物以外,还有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对它们如何进行分类呢?师生交流总结。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1.把金丝猴、蝙蝠、海龟、鲫鱼、青蛙进行分类,有哪些分法?2.试就下表中每一项特征,写出正确的植物或动物类群名称,并分别举例写出1~3种植物或动物的名称。(课件展示答案)特征类群的名称举例有花,两片子叶,叶脉一般为网状脉身体表面有硬而干燥的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无花,种子裸露简单的植物,不具根、茎、叶胎生,雌性用乳汁哺育幼儿备注四、总结收获,形成体系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五、当堂演练,课时巩固1.某同学将小麦、速生杨、松树归为一类,把海带、肾厥和满江红归为一类。他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 )A.种子的有无 B.果实的有无C.陆生或水生 D.根、茎、叶的分化2.鲫鱼、虾、蚌、蟹都生活在水中,若将它们分成两类,其依据是( B )A.是否用肺呼吸 B.有无脊柱C.体温是否恒定 D.是否胎生续表3.黄河口水稻、西宋蜜桃、新户冬枣、渤海湾紫菜都是东营的知名品牌。关于图中4种植物共同点(阴影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都用种子繁殖 B.都含有叶绿素C.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D.都是高等植物4.如图是部分食肉动物的分类系统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狗是由狼驯化来的,它们的亲缘关系最近B.狗和狐的共同点比狗和豹的共同点多C.犬科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比犬属动物之间的多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5.如图是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各组生物中不能用该图来分类的是( B )A.①香菇、②银杏、③葫芦藓、④水绵B.①木耳、②水杉、③大豆、④衣藻C.①蘑菇、②油松、③肾蕨、④海带D.①银耳、②侧柏、③墙藓、④紫菜6.根据图进行分类:课堂反思:通过让学生寻找生物分类的依据,让学生在书本中找出答案,并体验成功感。然后再进行“常见植物的分类”的解说、引导,让学生自主地去完成“常见动物的分类”的探讨,最后再引导学生把分类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