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1.2 从种到界课题从种到界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分析资料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2)培养学生欣赏、综合分析、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保护身边生物的意识。(2)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参与意识。教学重点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1:蜜蜂既是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又是昆虫。同一种动物为什么要冠以不同的类群名称呢?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学习生物的分类单位。导入2:教师提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学们并不陌生。小蝌蚪在找妈妈的途中遇到了好几种动物,你能找出与蝌蚪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吗?导入新课。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从种到界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1)生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2)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有哪些?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3)哪一个分类单位最大?哪一个分类单位最小?师生交流后教师总结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七个等级单位。2.教师提出:动物王国举行“奥运会”,现在有一匹马在动物王国长跑比赛中荣获冠军,被授予“千里马”的光荣称号。如果你是组委会的秘书,要给马的家族写封祝贺信,该怎样写信封,马的家族才能收到你寄出的这封祝贺信呢?学生思考发言探讨。3.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马的地位。(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分为植物界、动物界、细菌界等。马属于哪一界?(2)动物界下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等,马应属于哪一门?脊索动物门下又分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马应属于哪一亚门?(3)脊椎动物亚门又分为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马属于哪一纲?(4)如果把“马、斑马、驴、犀牛、牛、羊、猪”分成两类,如何划分?依据是什么?能继续往下划分吗?师生交流,并展示相应图片说明,最后总结马在生物类群中的地位。备注续表4.教师出示问题,深入探究:(1)马和斑马的共同点与马和大象的共同点相比,哪个最多?你能得到什么结论?(2)在七个分类等级中,你认为哪一个等级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哪个最少?(3)生物分类有什么意义?师生交流总结出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生物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多。5.知识整合、迁移应用动物王国的一只老虎不幸去世,可惜大王没有留下后人,大王留下的亿万家产由谁来继承呢?根据动物王国遗产继承法,由与大王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继承。蛇、狐、猪、猫都争先恐后地表述与老虎的关系。你认为该判给谁呢?师生交流得出正确的结论:猫和虎的最小共同分类单位是“猫科”,所以亲缘关系最近。备注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四、当堂演练,课时巩固1.珍贵程度与大熊猫齐名的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金丝猴属于哺乳纲、疣猴科动物。在生物分类上介于“纲”和“科”之间的单位是( D )A.种 B.门 C.属 D.目2.在生物的分类等级中,生物间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A )A.种 B.属 C.科 D.目3.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D )A.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B.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C.了解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D.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种4.阅读并分析如图分类图解,回答问题。(1)以上生物中,与人的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类人猿 。(2)以上生物中,与虎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豹 。(3)猫和人共有的分类单位有哪些? 界、门、纲 。(4)写出人在分类学上的位置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 。课堂反思:这是一节较抽象的课,如何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是本节教学的关键。教学过程中多处应用具体事例加以类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图示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关系同样利于学生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