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分析科学探究故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尝试理解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确定变量及设计对照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情态目标:感受探究的快乐,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严谨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教学难点】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确定变量及设计对照实验【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图片:显微镜及实验室一些常用探究器具。让学生辨认师: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拨片标本,使我们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扩大了眼界,开阔了视野。但要学好生物学,光有这些还不够,我们 还必须掌握探索生命的方法--------科学探究。二、学习新课案例一:已知案例出示鼠妇图片,请学生回忆探究实验: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学生回答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提出了什么问题?做出了怎样的假设?怎么验证的?师: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令人疑惑不解的问题,善于发现、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过渡:出示图片:秋天开放的菊花、食物在冰箱冷藏;发霉的橘子引导学生对这些常见的生活现象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案例二:腐肉生蛆出示图片:腐肉生蛆,让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蛆是从哪儿来的?作出假设: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蛆是由苍蝇的卵孵化来的)(经过前面的训练,学生基本可以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但是作出假设时,可能需要教师引导。当然也有的同学基于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可以做出假设)师强调: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对问题要做出合理的假设,绝不可以毫无根据的猜想。活动一:自主学习教材P28页4-5段思考,交流:什么是变量?本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如何设置对照?实验设计—确定变量出示实例:例: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变量是光)例:探究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变量是水)例: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变量是温度)让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训练学习如何确定变量。进而发现本实验的变量:是否与外界接触实验设计-----设计对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说出“腐肉生蛆”实验的实验步骤,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计,体会单一变量原则。活动二:大家来找茬以下三种实验方案,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讨论一下,觉得哪里不好?通过对比,总结一下,在设计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重要的原则?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引导学生交流分析3个方案的优缺点,让学生畅快的表达案例三:模拟案例:绿豆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吗?在一个活动+一个模拟案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实验设计的原则:单一变量、对照实验、重复多次。观察、记录、分析交流出示观察记录表格得出结论:蛆不是腐肉变来的师生小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活动四:体验案例四:面包虫在什么物体表面爬得快?(本实验中,将教材中的实验材料“蚯蚓“替换为了“面包虫”,效果更加明显。)展示实验材料:发放实验探究单,4人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实验探究单上的问题:1、提出问题:面包虫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2、作出假设:面包虫在_________的物体表面爬得快。3、设计方案:实验后,尝试填写下面的表格。(1)实验变量:_________________(2)设置对照:_________________(3)如何表示快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秒中 爬行距离(cm)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距离硬纸板玻璃板4、得出结论:面包虫在__________上爬得快。讨论:如果面包虫不按直线爬行怎么办?学生讨论后,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方案,其他组同学有异议就提出来共同讨论师生共同完善方案后,小组开始实施实验,3分钟后汇报结果。得出结论:面包虫在硬纸板上爬行快。(可能有同学做不出来结果,或结果与其他大部分同学不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鼓励多次重复试验)师:本次探究活动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生畅所欲言。最后总结: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大胆质疑,大胆假设,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深入探究。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要养成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三:课堂反馈1.在设计对照实验时,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 ( )2.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假设总是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 )3.水、温度、时间都可能是变量。( )4.设置对照、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 )5.探究实验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 四:板书设计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单一变量、设计对照、重复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