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 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的第一节,教学时安排一课时,重点内容是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本节内容不仅是学生学习生物体结构层次知识的起点,还是学生学习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生物体的组成等的基础。通过指导学生尝试用植物材料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认识、理解细胞结构,使之在实验初步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同时适当的开展一些活动,发挥学生的理解能力、交流能力,集思广益,变生涩难解的细胞功能为生动形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珍爱生命、热爱科学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 1、熟练制作植物细胞临时玻片标本。2、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3、说出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教学难点】 说出植物细胞各部分基本结构的主要功能。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和理解,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1、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说出这些结构的主要功能。 能力目标:2、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处于行为规范阶段,学习时精力不够集中,但仍对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学习很有兴趣,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同时初一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有所欠缺,这也是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三 、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学法分析】 主要方法有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与交流、归纳总结。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实验材料洋葱、番茄、黄瓜。 教师设问:这些马上要在实验中使用的实验材料都是常见的植物,大家知道构成它们的最小单位是由什麽吗?学生回答:细胞。 及时提出:细胞是构成生物体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也不例外。自然界中一棵大树、一株小草小花,它们都是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是由细胞构成。 引导入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吧。 [设计意图]通过马上要使用的生物材料结合已有知识,激发学生对植物细胞强烈的探究欲望,引入新课。(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自主学习 细胞发现史教师提出问题: 1、那位科学家发现了“细胞”? 2、“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谁提出的? 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经过认真的对比分析,终于确定“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细胞发现史,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感知观察细胞的过程,进而引入临时装片的制作。 过渡:“纸上得来终觉浅”。显微镜是生物实验的常用仪器,在它的视野中,我们会看到奇妙的生命世界。今天,让借助显微镜和其他一些器材来一睹细胞的庐山真面目吧。活动一 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实验过程: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临时装片和如何使用显微镜,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时间1分钟。生:(急不可耐地将一个洋葱或一根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就观察)我们想知道洋葱、番茄、黄瓜……的细胞是什么样子的?师:可是,这样能看到植物的内部结构吗? 生:恐怕是看不到的。因为上节课我们是把字写在载玻片上或透明的纸上才看到的,而写在不透明纸上的字是看不清楚的。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要使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才能看清楚物像,也就是说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这实际上只是制作临时玻片的其中一个步骤“取材”,那么,大家还记得制作临时玻片的八字“秘诀”吗? 老师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并观看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发放实验过程记录打分表。 生:同桌合作,一人动手制作,一人观察、提醒、记录、打分。小组交流不同材料制作临时装片的异同点。 师:巡视、指导、答疑。师生共同总结:根据打分表上的情况与学生共同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实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规范的实验操作,为今后的生物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生生互动中,使知识更准确、记忆更深刻,同时提高参与意识,增进同学友谊。 活动二 拼贴植物细胞结构模型1.师生共同观看三种植物材料的观察结果,师生看图总结不同植物细胞形态太小不一样,但结构是基本一致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老师发放的材料包,进行拼接,尝试制作植物细胞的结构。 3.教师随机选取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番茄果肉细胞、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模型,在黑板上粘贴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制作的模型是否符合显微镜所观察的结果,感知不同的细胞虽然拥有一样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但细胞还有线粒体,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有叶绿体;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 播放视频,观察植物细胞特有结构--叶绿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每个人参与交流,手脑并用,感悟的细胞结构,不仅加深了直观印象,还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师生互动,实验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碰撞,进一步的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活动三 植物细胞结构的功能教师课前给植物细胞的各个结构定上“角色”,适当引导,抛砖引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书本,结合各个结构的功能,讨论,交流,分享,帮各个“角色”上岗。师生共同总结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给“角色”以适当的岗位。【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被赞扬的愉悦,达到认知的提升,知识的强化。 (三).课堂小结,温故知新师生共同总结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进一步理解,细胞的各个结构分工协作,使得细胞的生命活动得以进行。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又是以一个个的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感知细胞和植物这两个不同纬度上的整体。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总结升华。 (四).学情检测,布置作业课堂检测1、糖拌西红柿为什么会渗出很多水,这些水主要来自细胞的哪个结构呢?2、为什麽一棵树,树干是褐色的,而叶片是绿色的,这又和细胞哪个结构有关呢?拓展延伸1.搜集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过程,尝试解释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设计意图】根据这节课的教学重目标设置了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它不仅巩固提升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也为后续的知识做一个铺垫。板书设计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追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较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平等、融洽。在课堂中,我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探究的快乐和学习的喜悦。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品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