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常识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技能目标:通过对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数量的探究进一步培养探究能力。情感目标: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体验与人的合作与交流。教学重点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难点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通过本节课使学生了解细菌真菌分布广泛的特点,所以前面概念的介绍通过图片简单的讲解,通过观察菌落引出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讨论探究试验计划时,把提示出示给学生,使讨论带有目的性。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播放动画片《白雪公主》片断)问题:大家都看到哪些生物?这些植物的遗体及动物的遗体及排泄物最后被哪些生物分解了?这些生物怎么被大家忽略了?这些生物虽然大多数很小,但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却很重要,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联系紧密。(板书)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出示蘑菇、木耳、牛肝菌、灵芝、发霉食物的图片)蘑菇、木耳、牛肝菌、灵芝等都属于大型真菌,食物发霉长的毛毛,是真菌中的霉菌。霉菌不见得都是对人类有害的,有些霉菌还可以用来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真菌还包括酵母菌,我们做面包蒸馒头都离不开它。真菌是有细胞核的低等生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通常寄生在其它生物体上,陆生能力较强。(出示肺炎球菌、大肠杆菌、淡水中的螺旋菌的显微照片)这些都属于细菌,细菌是单细胞的低等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微小,细胞内没有叶绿体,直接吸取周围环境中的有机物。细菌和大部分真菌都比较小,我们要用肉眼观察它们,应怎么办?(出示培养基培养的不同形态的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比较小,我们把他们进行培养,这样我们就可以肉眼看见它们了。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成为菌落。问题:大家观察培养基上有几种形态的菌落?(出示细菌菌落特征和真菌菌落特征)区分哪种是细菌菌落,哪种是霉菌菌落。我们观察的菌落怎么培养的?培养基怎么做的?(出示培养基配置方法的录像)放录像,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录像中说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接种的方法都有哪些呢?在培养细菌或真菌时,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呢?在实际生活中,细菌和真菌都分布在哪呢?(出示各种环境下的细菌和真菌的照片)通过照片我们看到,细菌真菌在多种环境都有存在,说明细菌真菌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既然细菌真菌就分布在我们的周围,下面我请同学们做一回检疫官,你来检测一下哪种环境的细菌真菌数量多,哪种环境下它们的数量少?注意大家所选的环境要在我们实验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究计划。提示:1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本组的实验结果做一下预测,并做出尝试性解释。2制定计划时,可考虑使用的器具和材料见实验报告,所涉及的探究方案要能获得实验数据。3各组选择的环境要有代表性,注意设计对照。全班交流:各组组长展示本组的探究计划并解释,全班一起讨论计划的可行性。下周我们课上展示探究结果。自由发言发言:细菌和真菌。发言:因为他们很小。观察图片,了解细菌和真菌的概念自由发言观察菌落,通过自学细菌菌落特征和真菌菌落特征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观看录像,了解细菌或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自学教材提示4。了解接种的方法。自由发言自由发言观察照片得出结论:细菌真菌分布很广泛。小组讨论探究计划全班交流板书设计: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 观察菌落二 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后小结:本节课教学难点在于探究细菌真菌的分布,故前面的内容可以利用图片或标本直观教学,节省时间安排讨论探究计划。讨论前,教师要强调实验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实验目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免学生讨论时偏离主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