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从种到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生物分类的概念、依据及其意义。2.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及其关系。3.写出狼和桃的分类地位。【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阅读林奈的事迹,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奋斗不止的毅力。2.通过学习分类知识,认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教学重点】1.植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及其关系。2.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教学难点】1.各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2.根据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以蜜蜂的分类导入:蜜蜂属于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昆虫。同一种动物为什么要冠以不同的类群名称呢?二、新课教学(一)生物分类老师出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1.什么是生物分类?2.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3.对生物进行分类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二)生物的分类等级老师出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完成问题:1.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什么?最基本的单位是哪一个?2.写出狼和桃的分类。3.不同的分类单位之间有何关系?教师点拨:1.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界。2.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反之,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3.当两种以上的动物同属于一个较小的单位时,一定同属于一个较大单位。例如,猫和狗同属于哺乳纲,则它们一定同属于脊椎动物亚门;同属于一个较大单位时,不一定同属于一个较小单位,例如:猫和狗同属于食肉目,但猫属于猫科,狗属于犬科。4.野马、家马同属于马种。转基因西红柿和普通西红柿同属于一个物种等。种指的是物种而不是品种。(三)林奈与双名法阅读有关内容,了解双名法的命名规则。三、课堂小结学生小组内交流,形成知识网络。四、课外实践为校园内的植物挂牌。五、课后提升1.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D )A.了解生物的多样性B.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C.了解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D.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种2.下列有关分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B.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性状)等方面的特征C.分类的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D.分类单位越小,其中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多3.现有三种生物:Entamobea histolytic-ca,Escherichiacoli,Entamoeba coli。(1)请你来判断哪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比较近?Entamoeba histolytic-ca与Entamoeba coli的亲缘关系较近。(2)你是如何作出判断的?因为根据双名法的规定,生物学名的前部分是属名,属是一个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体的组合,拥有相同属名的生物亲缘关系较近。(3)这与我们的名字有相似之处吗?这与我们的名字有相似之处:属名相当于姓,种加词相当于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