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和制作甜酒使学生明确——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2.探究食品腐败原因,使学生明确——食品的保存与细菌、真菌有关。3.多种疾病的防治与细菌和真菌有关。4.研究细菌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发酵现象,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思考能力。2.通过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观察和收集信息能力。3.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协作解决问题能力。4.通过探究“食品腐败原因”,学以致用想方设法采取一定技术手段解决生活中的食品腐败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培养辩证唯物观点。2.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同学学习生物兴趣,热爱自然科学情愫,激发同学的创造激情。3.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同学关注生活现象、放眼世界,关注社会的责任心。【教学重点】1.发酵现象及发酵食品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2.食品腐败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主要原理。3.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对疾病的防治及利用细菌保护环境。【教学难点】1.发酵现象及发酵食品离不开细菌和真菌。2.食品防腐败的保存办法。3.探究细菌和真菌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办法。4.认识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温开水、糖1斤、酵母、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小气球若干个;课外活动小组已准备好的发酵实验挑选效果明显的一组。(2)有关食品保存的多媒体课件;有关污水处理的多媒体课件或电视节目。(3)酒曲三块、浸泡一昼夜的糯米4500g(即9斤)分成三份、凉开水、清洁容器、蒸馏水、清洁筷子、清洁蒸布若干块。2.学生准备:(1)收集各类药物说明书(特别注意是抗生素药物的);食品保存方法(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有关处理污水的信息收集。(2)各类酸奶袋或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生物科学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药品、干细胞移植等都是人们关注热点。另外国际重大事件中炭疽热、核泄漏、生物武器等,也是人们关心的焦点。请同学们注意,我刚才说到的热点和焦点信息中,你能指出哪些是和细菌、真菌有关吗?学生抢答:转基因药品和炭疽热、生物武器。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收集信息能力很高。什么是转基因药品,什么是炭疽热呢?还是让我们先来重新认识一下细菌和真菌吧。请同学们列举已学过的细菌或真菌。学生(举手做答):学过的细菌有枯草杆菌、根瘤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醋酸杆菌、乳酸杆菌等。学过的真菌有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学生回答不全,允许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哪些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对人类有害的?学生:(讨论后作答)有利的包括根瘤菌、醋酸杆菌、乳酸杆菌、曲霉、酵母菌、食用蘑菇等;有害的包括枯草杆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青霉等。教师:很好。平常一提起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看来,我们这节课要给细菌和真菌“平反昭雪”了。(板书: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二、实验探究,深入重点教师:(拿出课外活动小组已做好的有关发酵现象的实验,其实验效果接近书P84页“发酵现象”图)请同学观察我拿出的这个瓶有何特点?学生:(认真观察之后做答)瓶内不断有气泡产生,瓶口套的小气球在不断地膨胀变大。教师:同学们观察的很细,原来小气球胀大的原因是因为瓶内不断产生气体的缘故。同学们,为什么瓶内会不断产生气体呢?你想知道我放进瓶里的是什么东西吗?学生:想知道!教师:这个问题,请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回答。课外小组同学:瓶内放进了糖和酵母。教师:原来,瓶内放进了糖和酵母,就会产生气泡把小气球吹起来。那好,我们请同学当场做实验证明。学生活动:按书P84演示实验开始进行实验。学生1:介绍实验用具,即玻璃瓶或矿泉水瓶、糖、酵母、小气球、温开水。学生2:介绍实验步骤。学生3:具体操作。操作步骤如下:(a)先将温开水中倒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搅拌,倒入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再往瓶内放入一些温开水。(b)将一瘪小气球套在瓶口。(实验完毕)教师:同学们看,刚装好的瓶里有没有气泡产生,小气球胀大了没有?学生:摇头叹气。教师:为什么?学生:(讨论、分析原因)放的时间短,应放在温暖的地方才会有气泡。教师:好,那我把瓶放在教室窗台上,同学们可记住每天观察。接下来,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同学们:记得刚才做实验的同学放到瓶子里的是糖、酵母和水,没有气体呀!可为什么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就会产生气泡?学生:(讨论后应答)因为酵母把糖分解了,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小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气体。教师:太感谢同学们能给出答案。其实,这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发酵现象”。(板书:发酵现象)三、拓展延伸、归纳应用(对实验拓展-延伸-应用,归纳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教师:同学们请继续观看讲桌上瓶子(已具实验效果的瓶子),如果这里面我放的不是糖,而是面粉和酵母;如果不是面粉和酵母,而是牛奶和乳酸菌,如果不是牛奶和乳酸菌,而是麸皮、小米、红粮混在一起再放入醋酸菌;如果不是这样,我又换成糯米,接种上曲霉,那又会是什么样呢?......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制作米酒”,再回答。学生:积极阅读,急于想找到答案,数分钟后解答:(1)酵母分解面粉,会使面团发酵;(2)乳酸菌可分解牛奶,会使牛奶发酵而制作成酸奶;(3)醋酸菌会使麸皮、小米和红粮发酵,制作出醋。(4)曲霉能分解糯米,使糯米发酵而制作出甜酒。教师:非常欣赏同学们的判断能力,同学们的表现令老师佩服。好,现在,我们便来尝试甜酒的制作。(板书: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1.发酵现象。2.利用细菌制作食品:酸奶、泡菜、醋;利用真菌可制作食品:馒头、面包、酒、酱油等。3.甜酒的制作过程。四、课后提升1.央视《质量调查报告》播出,人们滥用和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严重,部分患者因长期使用各种抗生素,导致体内出现大量超级耐药菌并引发炎症,终因没有有效的抗生素医治而失去了生命。抗生素对下列哪种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B )A.病毒引起的疾病B.细菌引起的疾病C.真菌引起的疾病D.食物中毒引起的疾病2.泡菜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遗产之一。以下是自制泡菜的过程:①将蔬菜洗净切好,放入沸水中上下翻两次后迅速捞出浸入冷水里,稍后捞出待用。②将各种配料煮沸,等冷却后滤去残渣制成料液。③将上述蔬菜装入泡菜坛内,将料液注入泡菜坛内,并将蔬菜完全淹没,再将泡菜坛密封起来。泡制几天即可食用。(1)泡菜制作的原理是利用__乳酸__菌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发酵。(2)配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白砂糖,除了用于调味外,更主要的是为微生物提供__有机物__。3.许多家庭都喜欢自己制作甜酒,制作甜酒时,常向煮好的糯米中加入酒曲(内含大量的酵母菌),并且需将酿酒的器具密封,若遇到天气寒冷,器具还须采取保温措施,据此回答:(1)保温的目的是使酵母菌__发酵__速度加快。(2)密封器具是使器具中缺少__氧气__,在此条件下,__酒精__的产量将大大增加。(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一层泡沫,这种气体是__二氧化碳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