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蜥蜴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3.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4.举例说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5. 说出两栖动物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 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二.教学重点? 1.两栖动物的概念。? 归纳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三.教学难点 两栖动物的概念。 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新课导入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鱼类,鱼类有哪些特征?鱼类的特征与它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最主要的特征围绕着在水中的生活:可以在水中呼吸和游泳。可见动物的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复习,回答: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温故知新,引导对动物的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的思考。那么,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龟却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可引导进一步讨论,或进行追问鳄属于什么类群?讲解:所谓特征,意思就是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特点,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并看看它们与人类有什么关系。思考问题,进行回答:通常,会有一部分学生对此表示迷惑,并认为鳄也是两栖动物。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具备区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基本知识。引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引导对“特征”的关注,引出新课,明确学习目标。新课教学(一)两栖动物1.蝌蚪和青蛙的区别(1)自主学习模式A 阅读教材、观察图片;模式B 阅读教材结合观察牛蛙、触摸牛蛙;(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表达:①蝌蚪和青蛙的区别。(提示:外部形态、呼吸器官、运动方式)②青蛙身体的颜色,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③触摸蛙有什么感觉。(如果有牛蛙作为观察材料)④除蛙外,还有哪些两栖动物,能简单介绍吗?(1)自主学习,尝试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2)小组讨论交流:①蝌蚪:外形、游泳姿态、呼吸方式都与鱼类相似。青蛙:外形与蝌蚪区别很大,在陆地上善于跳跃,也可在水中划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②青蛙皮肤裸露,体色与环境相近。③蛙的皮肤湿润、黏滑。④其他的两栖动物:蟾蜍、蝾螈、大鲵。此部分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也可以布置网络查询检索任务,进行交流。在观察中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分次出示的资料不断纠正学生对青蛙和蝌蚪的结构特征的认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资料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2.两栖动物的特征(1)在学生表述时追问:关于蝌蚪从何处来、关于成体皮肤辅助呼吸。(2)引导得出结论:两栖动物幼体的发育无法脱离水环境,成体肺不发达,需皮肤辅助呼吸,是由水中向陆地过渡的动物类型的特点。通过以上的问题尝试归纳出两栖动物的特征。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利用观察、对比,归纳出两栖动物的特征,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3.与人类的关系出示图片及视频,请学生谈感受,鼓励学生提出视频或图片中未呈现的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1)两栖类是食物链中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2)猎食野生动物存在危险,也破坏环境。(3)保护两栖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认识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环保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二)爬行动物提问:我们了解以青蛙为代表的两栖动物,那么龟、鳄这些也能在水中游动的动物为什么属于爬行动物呢?演示:海龟、鳄产卵和孵化的照片。对比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环境。提问:更多的爬行动物在陆地环境中生存,有的甚至在干旱的环境下生存,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蜥蜴的特征。1.蜥蜴的特征(1)自主学习(2)小组讨论①蜥蜴与青蛙的区别。(提示:外部形态,呼吸方式、生殖发育方式、生活环境)②爬行类的常见动物有哪些?为什么它们属于爬行动物?海龟和鳄都把卵产在陆地上,并且在陆地上孵化。刚孵化出来的幼体很小但与成体很相似。(1)自主学习,尝试自己找出蜥蜴与青蛙的差异。(2)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①青蛙: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卵无卵壳,蝌蚪游泳,用鳃呼吸;成体皮肤裸露,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差异大。蜥蜴:在陆地上产卵,卵有卵壳,生殖和发育不依赖水环境,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差异不大,体表有鳞片或甲。②试着用蜥蜴的某些特点衡量鳄、龟、蛇的分类。在观察中尝试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资料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2.爬行动物的特征由蜥蜴、龟、鳄、蛇的共同特点总结出爬行动物的特征。通过以上的问题尝试归纳出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利用观察、对比,归纳出爬行动物的特征,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尝试说出:以蛇为例,毒蛇咬伤、捕食虫鼠、蛇毒入药……保护野生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认识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环保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动物的特征与它们功能紧密相关,与它们所处的环境紧密相关,同时它们都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为了生态环境的健康以及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们要关注它们的生存现状并加以保护。布置两个思考题:进行“问卷星”在线问卷反馈。1.树蛙可以远离池塘这样的水环境,它们如何繁殖后代呢?2.某些蛇直接产下小蛇,它们是胎生的吗?五.板 书 设 计?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1、青蛙??? 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 2、其他两栖动物3、主要特征爬行动物?1、蜥蜴??? 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 其他爬行动物 3、主要特征?检 测 案1、冬眠状态下青蛙的主要呼吸器官是( D )A .肠 B.肺 C.口腔黏膜 D.皮肤2、两栖类是( C )。A、典型的水生动物 B、真正的陆生动物C、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 D、最低等的脊椎动物3、爬行动物覆盖着鳞片或甲 ,其作用是( D )A .有利于运动 B.保护皮肤 C. 有利于防御敌害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及保护作用4、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没过几天青蛙就死掉了,青蛙死亡的原因是( A )。A .缺氧 B.饥饿 C. 惊吓 D.水质有问题5、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C ) A .皮肤裸露 B. 幼体用鳃呼吸C. 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D.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6、蜥蜴的呼吸特点是( B )A.完全用肺呼吸 B.肺呼吸,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C.用体表呼吸 D.用鳃呼吸7、判断:(1)既能生活在水中,有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 )(2)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里。( √ )(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 )8.连线体表覆盖鳞片青蛙 皮肤湿润,可辅助呼吸在陆地产具有坚韧卵壳的卵蜥蜴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终生生活陆地上反思与补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