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能正确进行计算。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画示意图、说等量关系等数学活动过程,学会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式。2.借助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会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在探索、分析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例证法。课前准备小黑板、展台、直尺。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华罗庚是我国一名很出色的数学家,闻名全世界,那今天我们学习学习这数学,分数混合运算。新课学习(一)复习铺垫,引入新知。 1.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125×8÷50 (32-5)÷9 4+16÷ 5这三道题帮我们回忆了什么知识?(生回答后小黑板:出示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计算:× ÷说出你是怎么计算的?3.说出各题中分数的含义,并说出等量关系。(1)小明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2)我国约有的城市供水不足。(师:节约用水)(3)我班戴眼镜的约占。(师:要爱护我们的眼睛)4.引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有关分数乘除法的知识。这节课将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分数)(二)自主探索,获取薪知。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展台上出示数学书上第56页图。师:这是笑笑班上本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后,教师抽生回答)突出呈现这些数学信息(小黑板出示)①气象小组有12 人②摄影小组是气象小组的 ③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师适当板书与分数混合运算有关的问题)2.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师:从这些信息中你知道有哪些关键句?你能说出、的含义吗?请用最简洁的文字写出等量关系?你能试着画出线段图吗?应画几条线段?为什么?现在解答第1问。师: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要知道哪些条件?(抽生回答)要求摄影小组有多少人?又要用到哪些条件?你认为求这个问题该怎么做?请先分步,再综合算。(全班齐练,抽生板演)你还别的算法吗?抽生说说出 × 是求什么?集体订正,请生说出你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指着综合算式说)师着重说明:①分数连乘的运算顺序与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一样(指着综合算式说)②分数连乘时,可以同时进行约分(板书),这样使计算更简便。3.分组解答余下的几个问题。(集评:让生说你先求什么?再求什么?)4.改题再解答:航模组有3人,求气象组有多少人?5.小结:刚才这些综合算式都是什么数的混合运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一)(板书)你学到了什么?(生回答后出示小黑板得结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生齐读结论。(三)巩固练习1.计算2.看图列式。(先让生说出图意,再列式)3.画示意图表示算式的意义。4.解决问题。(要求:先画线段图,再写等量关系)①学校开展为希望小学捐书活动,五年级一班捐了54本,二班捐的本数是一班的,三班的本数是二班的 ,三班捐了多少本?②上周为甘孜捐款时,五、一班捐了66元,五、二班捐了84元。同学们用其中的购卖了一些新书。购卖新书用了多少元?③一个长方体的宽是长的 ,长是高的,它的宽是20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5.智慧岛。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50米,还剩300米没有修,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四)课末小结: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结论总结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相同的。课堂练习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平方米,底边长米。高多少米?(用方程解) 2.一筐香蕉连筐重42千克,卖出后,剩下的连筐重29千克。筐重多少千克?作业布置 课本22页“试一试”,23页4、5题。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先乘除后加减 从左到右 先算括号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