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鸟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掌握家鸽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②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③概述鸟类与人类的关系。【能力目标】①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②在探究活动中提高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对资料的整合能力,对结论的总结,归纳能力;③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互相学习交流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小组探究活动体会探索生命奥秘的乐趣,提升团队合作的成就感;②关注我国的珍惜鸟类资源,养成爱鸟,护鸟的行为。二、教学设计思路及重点难点分析教学设计思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是帮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的重要内容.但是该课题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散,而苏科版的这节内容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科学探究能力为着眼点的,让学生在亲手观察家鸽的探究活动中,掌握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如果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亲自观察,独立探究这一问题是不现实的,所以笔者将其设计为一堂分组探究课,想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先分别探究子课题,小组得出结论后进行组间交流,最后在归纳总结中,实现学生之间的互补学习,掌握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难点:对家鸽的观察探究活动的设计流程及目的。三、教学过程设计和分析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教学过程、媒体应用策略教学过程媒体应用策略导课:人类很早就憧憬像鸟一样在空中自由飞翔。日有所思,梦有所想。古人在力不能及的情况下,只得用神话传说来寄托自己的愿望,于是有了东西方各国像“嫦娥奔月”、乘龙骑鹤升天,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可以腾云驾雾等许许多多的动人传说故事。有些生物却能在空中自由飞翔。你知道哪些生物能在空中飞翔?活动1 千姿百态的鸟类学生阅读课本相关段落、观察相关图片,讨论下列问题:1、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鸟吗?我国有多少种鸟?2、你能说出下列鸟类的名称吗?3、能飞行的动物都是鸟吗?鸟类都能飞吗?多媒体展示”嫦娥奔月”、天使等图片,配以歌曲《想飞》。学生阅读课本相关段落、多媒体展示不同鸟的图片,分组讨论。学生回答:1、世界上鸟类已知的有8730多种。我国有鸟类1200多种,是鸟类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之一。2、孔雀、画眉、企鹅、鸵鸟、野鸭、鹦鹉。3、能飞的动物不都是鸟,如昆虫、蝙蝠;鸟也不都能飞行,如企鹅、鸵鸟。过渡:观察提出问题:你最想了解鸟类的哪一个问题?活动2 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经验交流:1、用同样的力扔一张纸和这张纸折成的小飞机,谁飞得远?说明了什么?2、用不同大小的力扔同一个纸飞机,哪个飞得远?这说明了什么?3、氢气球为什么能在空气中飞得很高?这说明了什么?4、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空?这说明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说明飞行需要的条件有:减小阻力、增加动力、减轻重力、借助风力。过渡: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可以从体形、翼、肌肉、骨骼、呼吸、循环、消化等方面探究。一 、外部形态的观察 1,观察家鸽的体形,身体呈什么形状 这与它的飞行有什么关系?2、家鸽的体表被覆羽毛,羽毛有哪几种 它们分别分布在家鸽的什么部位,有什么功能?3、为什么家鸽用于飞翔的是正羽?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 1、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2、羽毛分正羽、绒羽和纤羽,正羽与飞行有关,绒羽保温,纤羽与触觉有关。3、(师介绍)正羽是大型羽,由羽轴和羽片组成,羽片又由许多羽枝和羽小枝组成。羽小枝上有钩突,使相邻的羽小枝互相勾结起来,连成整片,以扇动空气和保护鸟体。绒羽在正羽下,呈棉花状,无羽小钩。纤羽如毛发,夹杂在正羽和绒羽之间。 过渡:1、鲫鱼体形也是流线型,但它只能在水中游,不能飞行。为什么呢? 2、鸵鸟虽然有羽毛,有翅膀,但不能飞,为什么?二、内部结构的观察 1、家鸽肌肉的观察 小资料:鸟类胸肌约占体重的1/5到1/3,而人的胸肌占体重的1/120. 思考:家鸽的肌肉特点与翼的飞翔运动有何关系?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课件展示家鸽外形图片、几种羽毛图片以及正羽放大图片。多媒体课件展示家鸽肌肉图片及相关小资料内容。2、家鸽骨骼的观察小资料:鸟骨骼占体重的5%-6%,而人的骨骼占体重的18%。思考:家鸽的骨骼特点与翼的飞翔运动有何关系?过渡:飞行是一种非常剧烈的运动,强度是地面奔跑的几十倍.而鸟类的肺的体积和弹性都不大,如何满足剧烈运动时需要消耗的大量氧气 ?3、呼吸系统的观察 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这些气囊一端与肺相通,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里。。 观察鸟类呼吸的录像,思考:1.气囊如何协助呼吸的?2、每呼吸一次,在鸟的肺内进行几次气体交换?3、这种呼吸方式对它的飞行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过渡:家鸽的气囊除了辅助呼吸外,你还知道气囊有哪些作用?分析下列资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鸟在呼吸时,有大量的冷空气进入了气囊。这就使飞翔中产生的过多热量,可以迅速散发出去,使体温不致增高。 2、鲫鱼体腔内的鱼鳔能调节鱼体比重,你有什么启示吗?3、汽车有安全气囊系统 ,当汽车遭受一定碰撞力量以后,隐藏在车内的安全气囊就在瞬间充气弹出,在乘员的身体与车内设备碰撞之前起到铺垫作用,减轻身体所受冲击力,从而达到减轻乘员伤害的效果。鸟类的气囊有类似作用吗?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家鸽的气囊除了辅助呼吸外,还能散发体内过多热量、减小身体比重、减少内脏间摩擦。4、循环系统的观察 小资料家鸽的心脏特点与翼的飞翔运动有何关系?5、消化系统的观察 1、家鸽有牙齿吗?2、家鸽小肠和直肠的长度有什么差别?想一想,它们各有什么功能?小资料:1、雀形类的鸟一天所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3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体重为1500克的雀鹰,能在一昼夜吃掉800~1000克的肉。分析,鸟类的食量和消化能力如何?这与鸟类飞行有什么关系? 2、雀形类的鸟所吃的谷物,果实或昆虫,经消化吸收后形成残渣,1.5小时后就随粪便排出.绿头鸭吃进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残渣,0.5小时后就随粪便排出。分析,鸟类的食物残渣排出的速度如何?这与鸟类飞行有什么关系?小结:1、你认为家鸽有哪些适应飞行的特点,请填写在表格内。多媒体课件展示家鸽骨骼图片及相关小资料内容。多媒体课件先展示家鸽呼吸系统图片,再播放鸟类呼吸的录像。多媒体展示三段资料,学生根据资料内容分组讨论。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表格数据。多媒体课件展示家鸽消化系统图片,并提出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资料内容。结 构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体形翼骨骼肌肉呼吸2、蝙蝠会飞,却不属于鸟;鸵鸟属于鸟,却只善于奔跑。你认为鸟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身体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角质的喙;用肺呼吸,以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卵有坚硬的卵壳。活动3 保护鸟类多样性分组讨论:1、为什么说鸟类是人类的朋友?2、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回答:1、(1)啄食害虫与害兽,维持生态平衡;(2)传播种子;(3)传递信息;(4)供人观赏;(5)饲养的鸟类可供人食用。2、做好保护鸟类的宣传工作,劝说集贸市场放飞野生鸟类拒食野生鸟类,制作饲养台、人工巢箱等。师介绍: 宿迁市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市动物园举行。今年爱鸟周活动的主题是“依法保护鸟类,建设美丽宿迁”。师指出: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与鸟和睦相处。多媒体课件展示人工巢箱、饲养台的相关图片。照片展示2016年宿迁市爱鸟周活动的相关图片。四、学习目标巩固1.寒冷的冬天来了,羽绒服成了大家防寒的重要装备。小强同学与父母一起去商店买羽绒服,在挑选羽绒服时,他注意到羽绒服的标签上有“含绒量”这一项,而且“含绒量”越高,一般价钱也越贵。为什么是这样呢?这里的“绒”指的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鸟类具有什么样的羽毛?这些羽毛各有什么作用?2.下列哪一组是鸟类所特有的特征?答〔 〕①体表有羽毛 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③体温恒定;④体内受精;⑤有发达的神经系统;⑥前肢变成翼? A. ②⑤⑥ B. ①②⑥ C. ①③⑥ D. ①②③3.在鸟类频繁出没的地方,人们常常发现鸟类随时随地将粪便排出体外,其原因是: A.直肠很短 B.肛门很大 C.没有膀胱 D.小肠很短4.在百鸟园中,通过对一些鸟的观察,小丽同学发现鸟的食量普遍很大,其主要原因是A.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B.为繁殖做准备; C.飞行的快; D.为了维持体温。教学反思:我认为“鸟类”一节的教学,从总体上看,比较成功,实现了预先的设想,引起了教学共振,达到了教学目标.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1)体现了课改精神: 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亲身经历的事物中,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广泛地开展讨论. 2)改变了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把重视学习成果转移到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上,解决问题强化在探索上,让学生创造性地想象,自由奔放地想象,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