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的命名与分类——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14章第1节设计思路依据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原则,以教材为依托,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导学案引领,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同时,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意在帮助学生将分类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分类习惯。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第14章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中内容。生物的分类共分两课时完成,本节是第1课时,首先让学生在“尝试分类”活动中意识到日常分类的不完善、不科学,认识到科学分类的必要性;在“科学分类”活动中,认识科学分类的等级、依据和意义的重要概念。2、学情分析学生在本学期第五单元刚学过通过生物生存环境划分的不同植物和动物类群,初步学习了各类生物的基本特征,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同时还体验到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但还未将这些生物进行整理归类。此外很多七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首先让学生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依据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学习科学分类系统认识科学分类的依据与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科学分类活动中感受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意义,同时为下节课对多种植物和动物进行分类打下基础。通过课堂中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分类的认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3、教学条件分析?我校每个班都配有一套交互式电子白板和电子展台,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以上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生充分利用这些辅助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活动,为课堂中学生的生成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也使学生更乐于学习。三、教学目标 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说出对生物分类的依据;2、说出生物科学分类的7个等级及其关系;3、在将生物列入不同分类等级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类能力;4、在分类活动中感悟分类的意义及分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分类习惯。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分类系统的7个主要等级及其关系 解决的策略:教学中充分利用导学案导学功能和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7个分类等级概念,在老师举例引导下通过乱中排序分清7个等级间的关系,以“人”为例理解生物从界到种的分类位置,最后通过接龙游戏再理清关系,道明意义,在潜移默化中强化重点。2、难点:分类的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分类习惯。解决的策略:课初将生活情境融于课堂,使学生乐于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课中发挥交互式白板的互动优势,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和游戏活动中理解和感悟科学分类的意义从而化解难点,课末回归生活,整理导学案,反思自己的小书柜,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分类习惯。五、教学流程图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意图及信息资源利用情境激趣设置情境,引出生物分类找书比赛,感受分类的必要生活情境引入,激发学习分类兴趣尝试分类1、引导学生说出并按照一定依据对生物进行分类;2、帮助分析分类是否合理1、小组合作,尝试对10种生物分类,写出分类依据并展示交流2、意识到有些分类不够严谨、科学小组通过白板和黑板拖图分类,提高学生分析和归类能力,增强小组合作意识科学分类1、导学案引导学生自学2、举例引导辨清等级关系3、以“人”为例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在分类等级中位置4、组织接龙游戏,引导学生说出科学分类的目的1、自主学习,静中识记科学分类等级2、说出收件地址,理清等级关系,乱中排序再记7个等级3、通过认识“人”在分类等级中位置再理解等级间的关系以及各等级的含义4、小组间进行接龙游戏,按照猫的分类等级要求依次将不同生物划分到相应等级中导学案导学,电子白板辅助,学生通过拖字排序,小组接龙游戏,理解科学分类7个等级间的关系及各等级的含义,强化重点,为感悟分类意义做铺垫分类意义引导帮助学生从分类活动、接龙游戏、老虎判案和活学活用等活动中感悟生物分类意义1、帮助老虎判案找到遗产继承人2、活学活用理解植物分类等级关系及含义,进而说出分类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和植物分类等级练习,巩固旧知,引出意义回归生活引导举例,感悟分类在生活中的重要1、例举生活中分类事例2、对各科导学案进行分类3、重新整理自己的小书柜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强调分类在生活中重要意义练习检测当堂批阅评价反馈完成当堂检测题了解学情七、教学反思1.课堂反思 本节课依循课标要求,按照课本顺序,先尝试给生物分类,再学习科学的分类方法,重在认识科学分类等级;设计过程充分考虑多媒体资源和导学案的综合运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的教学模式。2.课中反思 以多媒体资源辅助,结合导学案的引领作用,教学中创设的情境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简化知识点,寓教于乐,轻松强化重点,突破难点。3.课后反思 生物科学分类等级很抽象难理解,但通过自主学习、乱中排序、例举和游戏多种手段让学生轻松突破难点,最后将分类知识回归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分类习惯,让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变得更生动,形象,学生乐在其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