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教学设计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教学设计3

资源简介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课标解读
1.课标要求
1.1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
1.2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1.3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2.1.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1.2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2.2能力目标
2.2.1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2.2.2尝试运用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一些生命现象
3.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1.1教学重点
1.1.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1.1.2血糖平衡的调节。
1.2教学难点
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2.课时:3课时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关于激素调节,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已经学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的知识。
四、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分组调查和搜集不同的资料 、课堂上发言。 学生自行回忆、讨论和归纳,如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调节的特点、激素类药物应用的利与弊的评价等等。
2.打破教材上原有知识呈现的顺序:若在学生汇报搜集糖尿病相关资料后,教师可先分析血糖平衡的调节(突出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以及反馈调节的原理),然后,再分析另一甲状腺激素分泌分级调节的实例,随后回顾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并归纳出激素调节的特点,最后在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之前介绍和分析激素调节的发现。
3.准确把握资料分析的度:把握资料分析重点的准确度,又要把 握引导问题设计的深浅度。
五、教学设计
1教学流程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并提示:
什么叫血糖?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
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久?
长跑中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会导致血糖浓度的下降吗?
计算和讨论
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马拉松运动员只能跑1 min左右(0.8~1.2 min)。
讨论:可能会导致血糖含量短暂的轻度下降,但仍能基本保持稳定,不会影响运动。因为在运动过程中,血糖会因补充肌肉消耗的糖类物质而含量下降,同时,血糖会随时从储能物质的分解、转化等得到补充。
运用问题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课题
引导学生“资料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
提示:
1. 沃泰默的实验过程怎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2. 斯他林和贝利斯做了什么样的实验?发现了什么?
阅读材料,得出结论:
1.不迷信权威、创造性思维、严谨的实验设计等。
2.他们的科学发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发现促胰液素;其二是发现了不同于神经调节的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
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
多媒体展示一:
对照课本上的图片,思考:
跟甲状腺激素相关的内分泌腺有?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人体一共有多少个内分泌腺?每个腺体分泌的激素的作用?
跟血糖平衡相关的激素有哪些?
哪种激素的成分是脂质?激素的本质是什么?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多媒体展示二:
阅读课本,思考:
运动时,葡萄糖被消耗,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得到补充?
进食后,血糖升高,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来源和去路分别由谁来调控?
找学生上黑板写出,血糖升高时,什么细胞,分泌什么激素,发挥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得出: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三:
思考:
寒冷刺激会首先作用于什么系统?
接着在三个层次上会引起什么腺体分泌何种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否会一直持续下去?体内该激素增多时身体如何进行调节?
学生归纳出: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沟通,归纳、总结,划概念图的能力
阅读课本,思考:
激素调节的特点?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总结,练习
巩固提高
2板书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概念: (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进行的调节。
沃泰默:研究思路正确,但解释错误,坚持胰液分泌是 过程。
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叫 斯他林和贝利斯:证明胰液分泌有 调节。
来源 、 、 。
血糖 去路 、 、 。
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激素调节:升血糖的激素 ,降血糖的激素 、 。
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 。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 调节方式: 调节。
的 调节 调节过程: ( )调节
下丘脑→TRH→ → TSH → →甲状腺激素 → 细胞代谢 ↑ ↑
( )调节
激素调节的特点: 、 、 。
3配套练习
1.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 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素
2.人在低血糖晚期,出现惊厥昏迷症状的直接原因是脑组织中 ( )
A.水解ATP的酶含量少 B.ATP的生成量少 C.ADP和Pi的含量少 D.脂肪氧化分解弱
3.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适宜刺激的结果是 ( )
A.刺激a处,b处将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或抑制
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4.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5.人的神经系统中, 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
A.大脑皮层 B.垂体 C.下丘脑 D.脊髓
6.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内分泌腺是()
A.肾上腺 B.甲状腺 C.胰岛 D.性腺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胰岛素可维持糖代谢的相对稳定 B.卵巢的功能就是分泌雌性激素
C.有的腺体能分泌多种作用的激素 D.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8.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的实现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的实现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的实现
9.下图是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若以“+”“—”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作用,则①②③④⑤⑥依次是
A.+,-,+,-,+,—
B.+,+,+,+,-,+
C.-,-,—,+,+,—
D.+,+,+,+,+,+
10.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是 。
(2)当体内缺乏___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
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
(3)人遭遇寒冷环境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
将会____,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____所致。这种生理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 。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这是一种____调节机制。
11.下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4)正常情况下发生①过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正常情况下发生②过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由于①使血糖含量上升时,A________的分泌会增加,通过________作用,使血糖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当由于②使血糖含量降低时,B_____________的分泌增加,主要通过促进________,使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
(7)A的增加会③________B的分泌;B的分泌增加会④促进A的分泌,从而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12.某科研小组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将小鼠依次置于25℃、0℃、25℃环境,每一环境中生活15分钟,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分钟测定皮肤血流量、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共测了10次。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这些激素的分泌,测量结果(相对值)如下表。
次数
相对值
标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A
0.45
0.45
0.44
0.45
0.55
0.55
0.52
0.50
0.46
0.45
B
0.31
0.31
0.31
0.30
0.30
0.60
0.62
0.38
0.33
0.32
C
0.23
0.23
0.23
0.23
0.18
0.17
0.16
0.22
0.23
0.23
⑴进入0℃环境中时,首先增加的是_______(填字母),C代表_________。
⑵实验过程中,B指标增加到最大值后,A指标应__________,这种调节作用在生理学上叫做________。
⑶当小鼠从25℃环境移到0℃环境时,小鼠的代谢速率将____________,体温调节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⑷为进一步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小鼠有出汗现象;刺激下丘脑的后部,出现寒颤现象。这说明:下丘脑的________部是产热中枢所在。
六、教学反思
通过激素的调节,最重要的是解决好,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概念,即结合课本上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针对课本上出现的名词太多,可以用讲解、学生画图、老师指导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短时记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