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免疫调节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联系和区别。2.能力目标(1)培养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2)学习用网络图的方式,归纳总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3)培养探究性学习的实验设计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3)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养成科学思维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三、 教学过程 【关注热点 激趣导入】 教师:以“人体的免疫系统”小视频引入,同时说明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患病,是因为什么呢? 【阅读教材 建构概念】教师: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利用生活经验,实例介绍免疫器官,如裸鼠、淋巴结、白血病、扁桃体发炎。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教师利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归纳免疫的三道防线。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组成 功能 类型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粘膜 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①抗体是受抗原刺激之后产生的。②抗体只能特异性的消灭相应的抗原。师生总结:抗原: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抗体:特异性消灭抗原的球蛋白。分布: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中( 如乳汁中) 教师给出实例学生区分抗原抗体:过渡:既然抗原可以刺激机体让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被消灭,但是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之后为什么会死亡呢?【借助教具 让学生自主构建模型】学生自主学习──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资料分析 突破重点】体液免疫第一环节:看图交流讨论;学生观察教材37页2-16体液免疫过程图,思考问题:①B细胞如何识别到抗原的?有几个途径?②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有什么反应? ③最后抗原是在哪里,怎样被消灭的?④记忆细胞有什么作用?分小组交流讨论,回答问题。第二环节:全体学生画体液免疫的概念图,自评自改合作学习;师生一起小结体液免疫过程,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概念。过度:抗体能否直接进入细胞去消灭细胞内的抗原?引出细胞免疫的学习。细胞免疫第一环节:看图交流讨论①效应T细胞能否消灭抗原?②效应T细胞有什么作用?③抗原最后是在哪里,怎样被消灭的?第二环节:展示图解回答问题学生回答以上三个问题:效应T细胞不能直接消灭抗原,是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出来被体液中的抗体结合,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第三环节:归纳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概念【知识拓展 能力提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联系和区别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图解,归纳其联系和区别,让学生深刻理解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方式 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细胞 作用对象 作用方式体液免疫 B细胞 抗原 抗原抗体特异性的结合细胞免疫 T细胞 靶细胞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释放淋巴因子【反馈练习 总结提高】学生完成习题,及时反馈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查漏补缺。1.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2.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 ( C )A.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 B.形成浆细胞C.形成效应T细胞 D.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3.给健康婴儿接种卡介苗,目的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C )A.浆细胞?? B.效应T细胞 C.记忆细胞 D.抗体4.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D.记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B细胞5.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B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四、板书设计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系统对内:监控和清除功能 2.免疫系统对外:防卫功能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