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授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累计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2.掌握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3.能正确连接食物链和食物网。4.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教学难点】1.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等方法。【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生态系统的资料【法制教育】构建《环境法》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课 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园艺人员在城市的一角种了一块草地,为了防止鸟吃草籽,人们用网把这块草地罩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发现网里的草被虫吃光了,大家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一、预习导航: 阅读课本19页,“想一想,议一议”参看右图,这个实例什么了什么道理?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生态系统:1.问题引导:请阅读教材19页完成以下任务:什么是生态系统?并举例说明。2.知识归纳:(学生交流展示)在一定的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举例说明:一条河流,一个湖泊等。学习任务(二)生态系统的组成问题引导:请阅读教材20-21页完成以下任务:(1)完成20页资料分析中的讨论。(1)用大括号的形式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2)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知识归纳:(大屏展示)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且让学生讲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1.生物部分:(1)生产者(绿色植物):那个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消费者(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3)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利用。2.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等。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食物链和食物网1.问题引导:请阅读教材21页—22页,(1)完成“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1、2(2)说出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作用是什么?2.知识归纳:(先小组内讨论,再选一位同学展示)(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生物链。(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食物网。学习任务(二):1.问题引导:阅读课本23页资料,完成课本讨论问题。2.知识归纳:(1)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2)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是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的。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阅读课本23页,知道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精炼提升:1.生态系统是指( )A、一种生物的总和 B、生物及其生存环境C、所有生物的总和 D、生物生存的环境2.毒蘑菇-——白毒伞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劳动者3.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草→兔子→狼 B.植物遗体→真菌→动物?C.猫头鹰→老虎→种子 D.青蛙→蛇→鼠→猫头鹰4.完成练习册“轻松尝试”7题、“智能演练”8题。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