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进化的证据教学目标:⒈知识目标:⑴知道化石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⑵了解生物进化的解剖学证据 ⑶了解生物进化的分子生物学证据⒉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化石图片,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及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在生命演化过程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课前准备:标本、模型、《生物的进化》教学课件、调动学生搜集相关生物进化的证据。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原始地球上的生命物质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原始生命的诞生,既是化学进化的结束,又是生物进化的开始。设疑:地球上众多的生物是经过不断的进化而来,有什么证据能够加以证明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会得到答案。(板书课题)5.1.2 生物进化的证据在简单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的同时,带着问题,紧张而轻松地步入新的学习。思考: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哪些?简单的总结上节课知识要点,为导入本课做以铺垫,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次备课引导探究层层推进(10分钟)知识点一:化石证据过渡:为了寻求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学家历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万水千山,已经找到了大量可靠的证据,证明原始生命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不断进化、繁衍,才形成今天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投影展示各种化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化石?(2)生物化石是如何形成的?(3)生物化石的有什么意义?精讲总结: (投影)过渡:下面我们结合马的系列化石,共同分析马的进化过程出示马及其前肢进化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不同时期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有什么差异?(2)马的系列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师生共同总结:马的系列化石说明现代马是由始祖马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设疑:不同地层里埋藏的化石有什么特征呢? 投影介绍法国科学家居维叶的相关资料投影展示“岩层与化石关系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问题:。不同地层的化石分布有什么特征?其意义如何?投影总结化石分布特征:观察图片,自主学习课本P7的内容,并在课本上标注出问题答案。 观察不同地层中的马化石图片及相关文字介绍,小组讨论交流、各抒已见。思考:不同地层里埋藏的化石的特征?了解生物学家居维叶相关介绍。结合图片及教材提示,思考:化石的分布特征及意义。展示不同的生物化石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变抽象为形象,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高效学习。以马化石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依据化石分析生物的进化过程,体会为什么说化石是最生物进化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投影生物学家居维叶的相关简介,作为知识拓展,增加学生的认知面,同时增强说服力。二次备课引导探究层层推进(8分钟)知识点二:解剖学证据过渡:除化石证据外,对不同物种生物个体的解剖结构进行比较,也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展示四种脊椎动物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形态结构图及模型,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区别,思考下列问题: ①图中四种动物的前肢和人的上肢有哪些相似之处?②各有什么功能?③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讲:图中所示四种动物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属于同源器官。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进而说明凡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同源器官的外形不同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为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执行不同的功能逐渐形成的。观察图片及相关模型,小组讨论分析:相似之处?功能?结论?图片展示四种脊椎动物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形态结构图既直观又清晰,利于学生观察,从而认识理解同源器官的概念。二次备课引导探究层层推进(8分钟)知识点三:分子生物学证据过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20世纪后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生物进化提供了许多有力的证据。细胞色素C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展示[自学指导]:(投影)总结: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差异就越大。设疑:人类在获得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呢?引导学生总结: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家始终在寻找各方面的证据,并应用了类比、归纳和推理的方式来总结生物进化的规律。 明确细胞色素C是生物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其进化速度比较缓慢。围绕自学指导阅读教材,分析表中数据,思考下列问题:①表中所列的生物中,你认为哪些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较近?②哪种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③通过比较分析10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生物名称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黑猩猩0猕猴1狗11马12鸡13金枪鱼21果蝇27向日葵38链孢霉43螺旋菌45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回答。分子生物证据是抽象的证据,通过对具体物质——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的分析,不仅降低了学生对分子生物学证据理解的难度,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分析数据,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次备课构建网络融会贯通(3分钟)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现实中大量的证据证明了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下面,我们来共同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内容: 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加强认识,结合网络,明确: 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包括( )、( )和( ),其中( )是最直接的证据;同源器官是( )相同,( )和( )相似,( )和( )不同的器官。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大,说明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反之则( )。本环节是对本课知识点的总结,引领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从而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当堂训练反馈调整(5分钟)指导学生背记基础知识点,掌握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1、熟读助学P4[自主学习]内容2、生生互查背记知识点,查漏补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达标检测应用提高(9分钟)1、生物进化的证据很多,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 ( )A、同功器官 B、同源器官C、化石D、胚胎发育2、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B、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C、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D、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3、古生物学对各种生物化石的研究可以证实 ( )①地球上各种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②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一次出现 ③现在的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化而来的④生物的进化顺序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4、形成同源器官形态和功能差异的原因是 ( )A、环境不同 B、进化水平不同C、祖先不同 D、变异方向不同5、鸡的翅、蝙蝠的翼手、马的前肢、鲸的鳍都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这反映了它们 ( )A、担负着运动功能B、都由相同的基因控制C、都属于脊椎动物门D、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6、下表是8种生物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组成比较,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已知细胞色素C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生物名称与人的细胞色素C差异的氨基酸黑猩猩0猿猴1马12鸡13金枪鱼21小麦35链孢霉43酵母菌44(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 。 (2)从表中看,人和 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二者的 。(3)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的氨基酸的组成比较,是从 方面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教师完成流程:1、C2、D3、A4、A5、D6、(1)越小(2)酵母菌、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大(3)分子生物学学生完成流程:达标检测的设计,便于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确定堂清、日清内容。板书设计:6.1.2 生物进化的证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