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 数学百花园 ——铁链的长度 教案教学目标?1.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探索中发现、总结规律,应用规律解决“10个圆环的铁链长度”的问题,应用不完全归纳法,尝试用符号构建模型,解决这一类问题。?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和借助几何直观探索规律的能力。?3.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学情分析??学生认识圆,能正确指出圆的直径,并且知道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一定的探索规律的方法、能力以及借助几何直观探究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学重点:借助几何直观探索规律,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探索规律中所运用的分析、推理、归纳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一组实物图片,引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师: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铁链吗?(板书:铁链)用我们数学的眼光来审视这一条条的铁链,有值得我们研究的数学问题吗?你能提出一个吗??预设:铁链有多重?铁链有多长??3.师: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其中一个问题:铁链的长度(板书:的长度)?【联系生活实际引入课题,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出示题目,理解信息1.揭示研究内容?出示铁链图,师:这条铁链由10个圆环连接而成,要知道它的长度,你有什么好办法??预设:①量一量。(真直观)?②知道一个圆环的长度,求10个的。?2.认识外直径、内直径、圆环厚度?师:好,那老师就给你一些信息。(出示图:内直径8厘米,外直径10厘米的圆环。)看懂了吗?你知道了什么??(内直径8厘米,外直径10厘米。)?师:内直径和外直径到底是怎么回事呀?圆环放大(课件出示),谁来指一指标一标?(指名标)?除了内直径外直径,你还能知道什么??预设:圆环的厚度1厘米?师:10减8不是2吗?为什么是1啊?3.估算?师:刚才有的同学说要想求10个圆环连成的铁链的长度,得知道一个圆环的长度。那么一个圆环长多少啊?我们来记录一下。(板书)?那现在你知道10个圆环连成的铁链的长度了吗??我认为是100厘米,同意吗?理由??预设:不是100厘米,因为这样只是一个挨一个地摆着,没有连在一起,不是铁链。一拿就散了。(引生用手演示)?师:我很高兴,你们有这样的反思精神,正是反思,让我们避免了错误。?师:估计一下,这条铁链的长度比100长一些,还是短一些?为什么??生:短一些。因为连接在一起的部分重合了。?【设计意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估算即是一种检验方法,帮助学生规避错误;也是实际经验和空间感觉的培养。】?三、借助几何直观,探究2个圆环的铁链长度?1.自主选择研究材料师:这条铁链的长度到底是多少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好不好?要研究“这条铁链的长度”,你们需要什么研究材料??预设:实物、图片?师:除了这些,你能自己创造研究材料吗??预设:画?评价:很好,没有图能自己画,借助图形能让我们直观地思考问题。?启发:我们有没有现成的圆环呢??引生演示(拇指食指围个圈)指一指这个圆环的内直径,外直径。?师:快亮出你的小圆环,咱们都是带着圆环来的是吗?太聪明了,咱们发现现成的可用的材料就是我们的小手儿。前面有老师准备的研究材料:图和圆环。如果你需要,就到前边来取,每组派一个人。?2.确定研究方法——从简单处开始?师:圆环有了,咱们开始研究吧?给1分钟?师:研究出来了吗??预设:太多了、算乱了。?师:看来10个圆环有点儿多了,太复杂了。华罗庚爷爷告诉我们当问题比较复杂的时候,不用怕,我们要——(出示:知难而退)?这里的“退”?不是退缩、放弃,是要我们退到问题最简单的情况去观察、去思考。让我们也退回最简单的情况,你想从几个铁环开始研究??【设计意图:从简单处思考是化繁为简思想的体现,借用华罗庚的话引出这一数学方法,即走进数学大师,又感受这一重要的数学方法。】?3.研究2个圆环?师:我们先来研究2个圆环连起来的长度。?(1)一个圆环是10厘米,我们先猜测一下两个圆环长多少??预设:19厘米、18厘米???师:到底是18还是19?咱们一起研究研究好吗??(2)生动手实践进行验证,师巡视指导。?(3)展示交流:(借助手演示、直观图、画图、纸质圆环的分别展示)?引导学生提问,师适时追问。?(4)师演示(为什么是18)?(5)课件动态演示?(6)指名结合图讲解?小结:借助直观模型能让我们清楚的思考,找到解题思路。?【设计意图:借助手、纸质圆环、电脑动态显示等一系列几何直观解决问题,并且回到图中找依据,数与形结合,学生学得更明白。】?四、合作探究,发现规律?1.?小组合作研究3、4、5……个圆环?⑴回顾方法?师: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研究2个圆环连成的铁链长度的??先猜测,然后进行验证,如果不符合在调整。(板书:猜测→研究)?师:那你们愿意老师领着你们接着研究,还是自己试试??合作研究3个、4个、5个……圆环的铁链长度,先猜测,再验证。?⑵小组合作研究?⑶全班交流?师:谁愿意和大家说说你们组的研究成果??(分组汇报、汇报过程中引生提问,教师适时提问)?①?研究3个圆环(3个圆环,为什么是2×2,有2个连接处就有两个2厘米)?②研究4个圆环?小结:刚才我们研究的过程都结合图来说明是多少,由形到数,数形完美地结合可以帮我们学到很多知识。?【设计意图: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活动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比较清楚地表达本组想法。】?2.研究10个圆环?师:现在你能直接算出十个圆环的长度了吗?引生研究(板书)20个呢?怎么算??【设计意图:应用不完全归纳法,尝试应用规律解决问题。】?3.自主构建模型?师拉出一长串纸环连成的链,问:这条链有多长??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圆环的个数,建构模型。?预设:10n-2(n-1)?10+8(n-1)?为什么用n-1?(连接处比圆环个数少1)?师:这跟以前学的哪个知识有点儿像?(植树问题)?小结:如果当成两端都植的情况,圆环的个数就是树,连接处就是间隔。数学知识之间总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发现联系,能帮助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产生建模的需求,变“要我建模”为“我要建模”,不止是几个字顺序的调整,而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4.回顾活动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思想方法?师:回顾研究过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预设1:数太大、问题太复杂时,我们退回到最简单的。(板书:化繁为简)?师:遇到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入手研究,这样就会让我们更加容易发现规律和问题。这种化繁为简的方法,希望以后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预设2:数形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思考问题。(数形结合)?预设3:边研究,边寻找规律,用找到的规律猜测下一个,再验证。经过几轮以上的推理验证,可以归纳方法。(板书:猜测——研究——归纳)?【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并主动回顾活动过程,有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想方法。】?四、解决问题?每块木板长10厘米。把11块这样的木板照下图粘在一起,长多少厘米?五、小结,谈收获?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铁链的长度,你有什么收获?(知识和方法)希望这些学习方法能够对你以后学习数学有所帮助。?【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不仅使学生再次重现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更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回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