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圈Ⅱ号》教学设计表一、基本信息学校课名生物圈Ⅱ号教师姓名学科(版本)章节第一单元第二章科学·技术·社会学时1学时年级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生物圈Ⅱ号的组成。(2)阐明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原因。2.能力目标:学生尝试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提高分析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小组合作完成资料分析和设计宣传画中确立团队合作意识。(2)认同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形成保护地球的意识。三、学习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七年级的学生朝气蓬勃,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同时生物学科又是初中起始学科,对学生认识生活以及高中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帮助。生物学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所以对于其中的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有很强的探索欲望。能否模拟一个生物圈就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但是学生平时没有机会去了解生物圈Ⅱ号,更别说深入思考研究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原因。所以教材中的“生物圈Ⅱ号的结构”“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原因”一系列内容,学生充满了求知欲,这为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掌握知识提供了契机。四、教学重难分析及解决措施1.教学重点:认同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珍惜和保护地球势在必行。2.教学难点:对资料的准确分析,得出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原因。3、解决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会想到再造一个地球这个问题,通过生物圈Ⅱ号的微课可以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生物圈Ⅱ号的结构,但是,对于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原因,学生现有的能力难以直接答出,理论知识较抽象,需要教师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因此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运用资料卡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将枯燥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资料形象化,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认识知识内容,乐于学习,从而获得知识。通过对本节知识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总结出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珍惜和保护地球势在必行。开展保护地球小设计,一则运用学生的美术特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则通过小组设计的环节让学生形成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30秒)组织学生观看美好地球的视频,大屏幕出示问题:地球为什么适宜生物的生活?组织学生观看生物圈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现象的视频,大屏幕出示问题:在视频中你们看到了那些现象?3.这些现象使我们赖以生活的家园遭到破坏,人类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再造一个地球,模拟出一个人工的生态系统让人们更好地生活呢?观看、思考、回答学生通过本章知识内容的学习回答:地球适宜生物生活的条件有: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生存空间、丰富的物种、生物和生物,生物和无机环境能够相互作用。观看、思考、回答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回答:视频中出现了雾霾、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石油污染、农药化肥对河流的污、温室效应、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鱼虾大量死亡、乱砍滥伐,大量捕杀,珍稀物种濒临灭绝、外来物种入侵的现象。倾听、思考、回答学生有认为可以的也有认为不可以的。通过视频感受地球的美好同时思考“为什么地球适宜生物的生活?”为之后分析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原因做铺垫。通过前后两段的视频对比,让学生明确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在不断受到破坏。3.利用视频和小实验,刺激学生的视觉,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提出:我们能不能再造一个地球呢?从而引入本课主题,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 播放微课讲授新课(4分钟)实际上在1991年,美国科学家就曾尝试模拟一个生物圈,于是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荒漠上构建了一个占地1.28公顷的巨型封闭空间,为了和地球生物圈相区分,科学家把它称为生物圈Ⅱ号。播放生物圈Ⅱ号的微课。倾听、观看学生观看微课了解生物圈Ⅱ号的组成。利用微课来讲解生物圈Ⅱ号的组成,形象生动地讲解生物圈Ⅱ号的组成,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资料分析提炼原因(14分钟)很可惜,在一年多之后,科学家们无法在生物圈Ⅱ号中继续生活下去,不得不宣布生物圈Ⅱ号失败了。提出问题:那这个拥有生态系统所有成分的生物圈Ⅱ号为什么失败了?资料分析:以小组为单位,利用5分钟时间进行资料分析,讨论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原因,然后开展小组汇报。汇报的时候侧重一个原因进行分析阐述。倾听、感悟小组讨论,分析资料,展开汇报,各抒己见采用资料分析、自主学习的方法,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通过资料展示,不仅保障了学生思维的连续性,还拓展了多元化教学的方法。学生小组合作整理分析资料,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爱护地球情感升华(16分钟)提出:从生物圈Ⅱ号学到的教训,能否拯救生物圈一号呢?实验表明,人工模拟生物圈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地球是生物生活的唯一家园,珍惜地球、爱护地球势在必行。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为保护地球贡献一己之力呢?学生多数答能,也有部分学生回答不能思考回答:1.滥砍滥伐: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拒绝过分包装、拒绝使用纸杯,植树造林2.滥捕滥杀:不穿野兽毛皮制作的服装,不穿皮鞋,改穿休闲鞋、运动鞋3.低碳出行:少驾私家车,尽量使用公共交通4. 节约用纸(使用一张纸的正反两面就等于把一张纸变成两张来用,不寄或少寄贺卡)5. 节约用电,用水6. 减少环境污染:不使用一次性方便袋学生自主分析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原因,学生思想受到震撼,让枯燥乏味的知识升华。不仅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让学生领悟地球是生物生活的唯一家园,并认识到珍惜地球、爱护地球势在必行。保护地球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设计一个环保小标语或小贴图,倡议大家保护地球、拯救地球。讨论、设计、绘画、创作、展示设计保护地球小标语、小贴图,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展示美术特长生的专业素养,强调个性表现和创作意识,从而渗透德育。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从上课情况来看,使用传统教学手段与新媒体、新技术教学手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效果特别好。播放视频和微课能够将实际难以理解的、不容易带到课堂上的内容,具体化知识化给学生更好的直观感受、给学生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力,让学生明白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生物渐渐失去赖以生活的家园。从效果上学习,学生看到这样的视频,更加直观的理解人类对地球危害的严重问题,这样在情感教育方面就不用再课堂上多说,学生就能理解出,要保护地球、爱护地球,珍惜我们唯一的家园。利用学习资料卡来学习生物圈Ⅱ号的失败原因,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资料,得出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原因。从效果上看,这样利用资料分析,有利于学生能够自我思考、团队互助,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和确立团队合作意识,在课堂上确实也如此,学生在分析中资料的时候比教师预期的时间要短很多,说明利用资料分析,学生自主学习找到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原因,能够比单纯的跟学生讲解这样的知识内容更加易于理解,体现思维的连续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学生自主设计宣传画的环节,一方面将美术特长生的特色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又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好地升华主题,学生能够形强烈的责任感,认为保护地球人人有责。应用传统教学手段与新媒体、新技术课堂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教学环境十分融洽,对于重难点的解决变得十分灵活。当然我认为本节课还有一点不足:如果资料卡片能够配上图片,更能给学生直观的刺激,效果会更好一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去改进这一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