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2.认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3.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能力目标1.通过对细胞膜的功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通过对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的理论认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情感目标培养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情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教学重点:①细胞中的物质②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③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能量转换作用。教学难点: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能量转换作用。(学生对于微观抽象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难于理解。)教学方法问题导入法、实验法、推理法、类比法等。教学策略:本节的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体会细胞分裂是细胞生活的一种表现,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通过观察细胞连续分裂的图片或动画,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思考并描述细胞分裂的大致过程,关注细胞核的变化及核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在讲述细胞不能无限长大这一难点时,有条件的学校可安排同学制作琼脂模型,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课前准备: 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动画;细胞分裂各期示意图。教学设计: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说明2分钟导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初始于一个受精卵,可是在若干年后,人体内细胞数目会增加到1014个。一粒小小的种子播种以后就能长成一棵参天的大树。从一个受精卵到1014个细胞的人体,从一粒种子到一棵参天大树,这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研究表明,这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分不开。板书: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进入学习情境10分钟细胞分裂过程细胞分裂就是细胞由一个分裂为两个的过程。请同学们先看两个动画,了解一下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大致过程,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过程。小结:细胞在分裂时,首先是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板书:一、细胞分裂过程:核分裂→质分裂→膜分裂(→壁分裂)→两个新细胞观看多媒体动画,讨论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大致过程。 展示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动画。10分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研究发现:从受精卵到构成人体的一百万亿个体细胞都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这是如何做到的?展示细胞分裂各期图示,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不同时期染色体变化情况。既然染色体在每种生物细胞中的数量是恒定的,那么,细胞分裂过程中,必然有一个关键步骤可以使分裂前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即先复制再分裂。得出以下结论:1,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前先复制(加倍),然后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2,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板书:二、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1.过程:先复制加倍后平均分配2.意义:保证新细胞与原细胞遗传物质的一致性观看细胞分裂各期图示,看出了什么问题?——染色体一分为二。13分钟细胞的生长细胞刚刚由一个分裂为两个时,个体很小,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使得体积不断地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长大后,有一部分再继续进行分裂,如此往复。由此看来,生物体的长大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结果。 板书:三、生物体的生长细胞生长:体积增大细胞分裂:数目增多结合教材60页中练习2,请同学们思考:作为生物体结构、功能基本单位的细胞能无限长大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并计算立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通过计算可以知道: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演示实验:(出示课前已经浸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含酚酞的琼脂块。)请同学们一起来看演示实验。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有三块大小不同的琼脂块,其直径为1cm、2cm、3cm,分别模拟大小不同的三个细胞。已知酚酞这种酸碱指示剂可以在遇到氢氧化钠溶液时呈现出红色,那么,在浸泡了相同时间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溶液经由细胞外侧扩散到细胞内侧的情况。(现场将三块琼脂块切开,展示氢氧化钠溶液扩散的情况。)提出问题:从三个琼脂模型来看,氢氧化钠溶液扩散进入细胞内部的距离怎样?2,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进入细胞的速度和细胞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结果发现:体积越大,琼脂块内没有变红的部分越多,说明体积越大,物质进入到中央越慢。尽管体积大小并不影响氢氧化钠进入琼脂块的速度,但琼脂块越大,物质越不容易到达中心。由于外界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及细胞代谢废物排出细胞的速度和细胞的大小有关,所以,当细胞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不利于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细胞不会无限制地长大。学生思考问题并分组讨论:作为生物体结构、功能基本单位的细胞能无限长大吗?为什么?展示讨论结果,学生互评。计算、比较、总结进一步提出问题:细胞的大小对物质进出有没有影响?学生观察实验,思考问题,得出结论。10分钟癌细胞以上我们所讲的是一般的细胞的分裂。在自然界中还生存着一种“长生不老”的细胞——癌细胞。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正常细胞癌变后有什么特点?怎样预防癌症?师生共同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为人类自己服务。学生思考问题并分组讨论,做出回答。板书设计: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一、细胞分裂过程:一个细胞:核分裂→质分裂→膜分裂(→壁分裂)→两个新细胞二、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1.过程:先复制加倍后平均分配2.意义:保证新细胞与原细胞遗传物质的一致性三、生物体的生长细胞生长:体积增大细胞分裂:数目增多课后反思:这一节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经验比较远,学生往往不能想象出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动态过程。因此,视频、动画资料就成了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重要材料。本课通过展示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动画使学生对该过程形成感性认识,再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探究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及染色体的变化。同时还安排学生用科学的语言对细胞分裂过程进行复述,增强记忆。对于细胞不会无限制地长大这个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可以借助教材的练习题进行讲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用琼脂块模拟不同大小的细胞,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从而加强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