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的最后一节,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生物和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以,对本单元作宏观性的总括,描述了各种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从多个角度分析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家园。情感态度价值的内容多于知识性的内容。二、学情分析 1、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从宏观而不是微观角度来开始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物课标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本节从生物圈的角度介绍人和其他生物,先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便于后续内容的学习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学会识别各种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3、举例阐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二)能力方面 尝试收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问题。(三)情感与态度价值方面 1、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2、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加强环保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情感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难点:学生逐个认识各个生态系统,难以从这个认知过程飞跃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因此学生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本节的难点。五、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制作的课件。学生欣赏PPT。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生物圈的概念吗?学生回忆生物圈的概念。(二)讲授新课1.生物圈的范围教师提问:是不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有生物存在呢?生物圈的范围有多大呢?学生思考,并归纳得出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向上可达到约10km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km左右的深度,整个厚度约为20km.教师讲述: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足球大小,那么,生物圈就比一张纸还要薄。这一薄层的区域内,却生活着各种各样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学生体会地球之大、生物圈之小。教师提问:在这个约20km的厚度中,可以把生物圈划分成几个圈层呢?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在这三个圈层中的生物因素有什么不同吗?请三位同学分别介绍一下,然后大家一起归纳。教师提问:人类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哪些圈层?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教师讲述:在生物圈中由于环境差别大,生物种类也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课前同学们收集了一些资料,在观看PPT的时候猜猜你看到的是哪个生态系统。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这么多种生态系统,他们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呢?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提问:请看教材“资料分析”, 思考。①各生态系统之间是各自独立、彼此互不相干的吗?②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个生态系统相关联?③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教师提问:阅读开篇的“想一想,议一议”DDT事件的图文资料,思考为何在一部分地区使用DDT也能危害到南极的生物呢?学生根据生活常识,猜测出生物圈根据环境因素的差异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学生听取同学们的介绍,思考生物圈三个圈层中生物因素的特点。介绍结束后,学生概括出生物圈的三个圈层中生物因素的特点。学生分析得出人类活动可以到达每一个圈层。学生欣赏视频,认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猜猜自己看到的生态系统的类别。学生思考,明确生态系统的分类依据主要是根据起生物与环境的差异来划分的。学生思考,通过分析,结合先前归纳的内容,推断出生态系统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归纳其关联主要表现如下。①从非生物因素来说: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②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彼此相互关联的。③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很多生物可以到大不同的生态系统。学生讨论,思考DDT的流通途径,归纳小结得出:DDT→农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南极海洋鱼)→食物链(磷虾、企鹅)。学生通过分析身边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一个生态系统受影响、牵连到其他生态系统也受影响的事实,从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分析,进一步明确整个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三)自学反馈学生小组内进行检验学习情况,思考、互相交流,谈收获、体会,由组长进行汇报(四)总结提高 1质疑,答疑2、总结归纳(五)板书设计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生物圈的范围1.生物圈的概念 2.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生物圈的范围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类型 淡水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六、测评练习 1、生物圈的厚度大约是( ) A、10千米左右 B、5千米左右 C、15千米左右 D、20千米左右 2、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有一个圈层中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这个圈层是(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在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 )A、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B、100米以内的水层中C、150米以外的水层中 D、100米以外的水层中 4、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B、生物圈包括所有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及人类的生活环境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5、苏州作为最为著名的江南水乡,自古以来就有着良好的湿地环境。湿地生态系统对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延续城市文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调节区域小气候 B、能净化水源 C、能蓄洪抗旱D、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 6、分布在我国的下列各种植被类型中,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是( )A、热带雨林 B、荒漠 C、草原 D、落叶阔叶林 7、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8、下列生态系统中,人起控制作用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9、使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但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A、DDT发挥性极强 B、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事要地区迁去的C、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 D、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0、2011年4月8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大会在贵州荔波开幕,本次会议主要针对“生物圈保护区生态旅游”进行研讨。据悉,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大会旨在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圈内的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 )A、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 B、有些是相互联系的C、各自独立的 D、生物成分间没有联系 11、关于生物圈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都属于生物圈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类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但是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便无法再次恢复生态平衡 12、以下是关于太阳系的几个恒星的资料,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金星——得到的太阳光照比地球多一倍,金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没有氧气,表面温度470℃,没有水。水星——离太阳较近,光照强烈,没有大气,表面温度430℃到零下160℃,是太阳系中温差较大的恒星,没有水。火星——大气稀薄,二氧化碳占了96%,还有少量的水,表面温度20℃到零下139℃。(1)由于人口过度增长,环境越来越差,地球已经不堪重负。有的科学家设想把人类搬到其他星球上居住,以上几个星球是“候选星球”,请你分析,它们适合人类居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只有一个家:美丽的蓝色星球——地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家?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教学反思对于生态系统的介绍这节课可以略讲,但关于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同学们还是很薄弱,在这方面多安排些事例、图片,让同学们的保护环境意识更加深刻。最后因为这一课时内容比较简单,也安排了一些关于我们和生态系统受到哪些伤害,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生态系统的讨论,同学们反应激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