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这节课之前,师生已经共同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的组成,明确了绝大多数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以光合作用为主要途径,利用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和氧气,而真菌、细菌等作为自然界的清道夫,清理动植物的尸体和代谢废物,所以上这节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反而是对以前知识的回顾,尤其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学生能自主学习,举例形象贴近生活,更能培养大家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而且积极性很高,只是在生态平衡的定义中会出现对相对平衡的不理解,可以通过食物链,反应出一种生物数量变化,是否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的数量,而且都会保持在数量的动态平衡,辅助使用曲线图表达生物数量变化效果更好。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教学重难点1、 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教学手段:多媒体、小组讨论教学过程:激情引趣播放:维瓦尔第的《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去听,幻想一下你心中的春天;教师突然关闭音乐,提问:春天是生机盎然的,充满活力的,然而我想打破这种美丽的画面,想破坏美丽的春天,有什么办法吗?学生回答:略看来我们人类的种种行为影响着生物圈,而我们同时也脱离不了生物圈,我们知道了绿色植物养育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那么动物到底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呢?自主合作阅读教材:P44资料分析提示学生:从食物链的关系入手。2、教师提问:那么麻雀被大量捕杀,庄稼真的就会长得更好吗?学生回答:不是教师写出一条食物链:草(虫(麻雀教师提问:即使麻雀啄食糟蹋我们的粮食,但是它同时也捕食害虫,大量捕杀麻雀结果怎样呢?学生回答:粮食被虫子吃掉,虫子数量增加3、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条简单的食物链:例如:草(兔(狼试问:如果人类大量的杀死狼,狼的数量锐减,但是狼的减少会影响到哪些生物?学生回答:兔的数量会增多,草的数量减少。老师提问:那么兔子的数量会一直增多吗?为什么?学生回答1:不会,因为兔子多了,草少了,学生回答2:兔子之间发生争夺食物和领地的现象,也会影响到兔子的数量。点拨释疑:1、教师总结:也就是说兔子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而且兔子减少后的数量不会是零,而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数量和比例,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比比皆是,这就是我们说的生态平衡。教师提问:什么叫生态平衡呢?2、学生阅读教材:P45,找出生态平衡的定义。(幻灯片展示)3、、注意生态平衡的定义:我们要注意的有3个地方:A、各种生物的数量;B、所占的比例;C、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4、按照这个定义,我们再分析,如果我们大量捕杀青蛙,最后谁获益?谁手损失?学生回答:略自主合作:1、我们在六上的时候学过生态系统的组成,你们还记得?2、、教师提问:同学们,不论是哪种生物,将来都会死亡,那么尸体哪里去了?学生回答1:被分解者分解;学生回答2:被真菌细菌分解掉了3、教师提问:最后尸体被分解成什么了?学生回答:无机物、二氧化碳、水等4、教师提问:那这些物质回到自然界中,被谁利用了?在生态系统中,它扮演什么角色?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被植物,植物是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点拨释疑:植物又被动物间接或者直接吃掉,不仅动物自身获得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废物又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可见没有动物,这一系列的物质转变都不能完成,所以说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我们可以根据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一过程的理解,用一个图解来表示植物?????????????? 动物遗体???? 分解者??? 遗体和排泄物无机环境自主合作:教师展示渡渡鸟和大颅榄树的故事。(幻灯片)你还知道哪些植物,需要动物帮助传粉和传播种子。如今的农业生产追求效率、科学技术不断的改进农业生产,很多农村都建起了大棚(展示)。这种农业设施有哪些利,有哪些弊呢?点拨释疑:1、渡渡鸟的例子告诉我们,动物帮助植物传播了种子,扩大了他们的分布;2、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3、大棚里的植物虽然生活的很安逸,人为的精心照顾,但是缺少了“媒人”---昆虫,帮助他们传播花粉,如果没有人工传粉,他们只能默默的凋零死去而不能繁衍后代。可见,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传播种子,对植物的繁衍起了重要作用。巩固拓展:(幻灯片展示)历史上出现过民间饥荒,饿殍遍野,多数是因为蝗虫泛滥,引起庄稼减产,所谓旱极而蝗,蝗虫数量过度,就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畜牧业发达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环境问题。比如牛粪过多草场遭到破坏;自然分解速度较慢;滋生蚊蝇等。对于澳大利亚的牛粪,人们利用蜣螂处理牛粪,效果非常明显。这两个案例告诉我们动物的数量不能无限制的增加,一种生物的数量增多,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存,但是也同时告诉我们人类自己,我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每种动物在食物链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一旦被大量灭杀,就会使这条食物链发生断链现象,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就会失控。爱护环境,关爱生命,从你们开始!归纳提升: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就有人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子罩起来,过一段时间之后,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了,而未加赵王的天然草场,却长势良好,请你解释其原因。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图文资料,来认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师应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高度,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为了很好的完成本次课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如下的办法: 1、从学生熟知的热点话题入手,创设良好的学习开端。2、 引导学生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高度分析资料,得出结论。3、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突破难点。4、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在进行资料分析时,除了书上的例子,学生还举出不少平时阅读或看电视了解的事例,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释这些事例,本节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运用视频资料介绍作用,效果非常好,给孩子们以耳目一新之感。通过音乐《春》引导学生联想,想象美丽的春天,那么引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这个题目。这种引课的方式既生动又自然,即和前面的知识相联系,又顺利的展开新课,感觉效果非常好。因此我感觉经常思考,联系实际去引课、讲课,非常有必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