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病毒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结构组成。2.收集并整理从书籍、报刊杂志及网上查询到的有关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信息。3.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病毒的结构和生活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指导学生观看《埃博拉病毒疫情》视频文件,视频中的疫情是由什么引起的?引出本节课内容———病毒。说到病毒大家并不陌生,那么病毒的结构是怎样的?病毒是怎样的生活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病毒、探讨病毒。二、讲授新课第一篇章 认识病毒课件展示问题,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P106,完成下列各题。1.病毒的形体________,通常只能借助于____________才能观察到它们。2.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____、____ 、 _______等。3.病毒是一类没有________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______和内部的__________组成。出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图、病毒的结构图进行比较,强调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包括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3分钟后,学生展示,师生归纳总结,给学生3分钟的记忆时间,增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第二篇章 了解病毒的生命活动1、通过前面学习,我们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是怎样进行生命活动的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很容易想到寄生。运用换位思考法,让学生假定自己是病毒,在身体结构非常简单的情况下,要长期生活下去,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归纳病毒的种类。根据寄生的对象不同,分为三种: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并举例说明。2、大多数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病毒 没有细胞结构,属于生物吗?学生回忆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有新陈代谢现象、生物能繁殖后代、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等。可以想到:病毒能进行增殖。3、病毒的增殖过程是怎样的?自我复制播放动画,了解病毒的增殖过程。以噬菌体侵染细菌为例。(着附→注入遗传物质→复制→释放。)病毒离开活细胞变成晶体。师生归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又符合生物特征,(有重要的生命物质──蛋白质和核酸;它不能独立生活,却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物质“繁殖”后代,病毒具有生命的特征。)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第三篇章 熟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小游戏,转换角色,重新认识病毒。总结:知道人和动物约60%的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疾病是发展畜牧业的严重障碍,植物病毒病能够严重地威胁农业生产。认同:病毒可以给人类带来益处。1、预防疾病、2、能够杀灭的农业害虫 3、转基因技术应用及基因治疗小结引导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出示知识树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反馈练习1、噬菌体是 ( ) A、动物病毒B、植物病毒 C、细菌病毒 D、病菌2、自然界中形体最小的生物是 ( )A、病毒 B、球形菌 C、杆菌 D、酵母菌3、病毒的营养方式和生活方式是( )A、自养腐生 B、异养腐生 C、异养寄生 D、自养寄生4、下列哪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A、无脊柱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D、给健康人注射乙肝疫苗5、2007年,禽流感趁着春寒再度肆虐亚洲,我国也出现了禽流感病例。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微小、结构简单 B、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 C、能使人禽致病 D、能够利用它来防治禽流感结束语:在这流感多发的冬季,流感病毒肆虐,同学们注意保护自己,在教室里多开窗通风,保持教室空气流通,平时多喝开水,少去或者不去人员密集的活动场所,如超市等。如果自己感染了流感病毒,也不要惊慌, 多注意休息,科学用药,平时要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