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超级细菌,近在咫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概述超级细菌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2、阐明滥用抗生素的危害3、说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过程与方法:尝试从实际情境中处理信息,在交流、讨论、展示、质疑等活动中,逐渐了解超级细菌的产生、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超级细菌问题的了解 ,引起学生对滥用抗生素问题的关注,并在具体的学习中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树立将所学内容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到抗生素滥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形成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三、教学流程图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温故知新导入新课一、提问:1、同学们,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饭前、便后要洗手,为什么 ?2、细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二、展示“超级细菌”图片,提问:你听说过这种细菌吗?你遇见过超级细菌吗?思考,并回答问题活动一:认识超级细菌,了解超级细菌带来的危害一、幻灯片展示自主学习问题:1、什么是超级细菌?2、什么原因导致超级细菌出现?3、弗莱明发现了什么抗生素?二战时,它被用来治疗什么疾病?二、提问: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什么是超级细菌?三、过渡讲述:超级细菌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呢,播放超级细菌引发感染的视频。总结:超级细菌让小女孩身体残缺,甚至面临死亡的威胁!超级细菌对人类而言是一个可怕的敌人!四、提问:什么原因导致了超级细菌的出现总结:抗生素是人们用来对付细菌的武器,现在却变成了 一把伤害我们的利剑看书88页,初识超级细菌讲述所了解的超级细菌观看视频,了解超级细菌的危害思考,回答活动二:初识抗生素一、提问:你使用过抗生素吗?二、组织学生进行药品分类活动:1、请每个小组充分讨论,交流,将药箱中的药品分为抗生素类和非抗生素类,并放置在不同位置2、观察每个小组的分类情况3、组织学生进行分类结果展示,并提问:(1)为什么将这种药物确定为抗生素类或非抗生素类?(2)各小组分类结果是否相同?4、总结抗生素类药物的主要特征:(1)名称上(2)药理上5、再次组织分类活动思考,回答分小组进行药品分类小组代表讲述分类的想法,展示分类的结果倾听,了解根据抗生素类药物的特征,调整自己的分类结果活动三:认识抗生素使用的误区一、提问:你使用过哪些抗生素?这些抗生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二、过渡讲述:你的抗生素的使用是否合理?你是否是在滥用抗生素?展示我国抗生素滥用的数据,讲述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状三、组织小组讨论:导学案中这些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做法是否合理?四、组织学生交流:这些做法是否合理?你的判断理由是?思考,回答倾听,了解根据导学案所列举的生活中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情景以及知识锦囊的相关内容,小组同学讨论,判断做法是否合理,并交流判断的理由活动四:了解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一、提问:通过对使用误区的认识,你能谈谈,以后生病后再使用抗生素,你会怎样使用呢?二、播放视频: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分别谈使用抗生素的想法观看视频,了解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活动五:我是小小宣传员一、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二、总结:我们 通过今天的学习,已经了解了 一些 基本的抗生素药物的使用 常识,但是,同学们!我们家里的人,我们 身边的很多人 还 不知道要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所以,请将你今天学习的知识,告诉家里的人,告诉我们身边的人,让“近在咫尺的超级细菌 ”远离我们吧!自由谈学习的收获五、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