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征;知道哺乳类的代表动物;了解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关系;理解哺乳类形态结构特征的进步性表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过程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哺乳动物信息资料的收集,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归纳、整理、利用,从而进一步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发展学生科学实验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学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进一步树立爱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环境意识通过各项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生物科学素养通过合作试探究教学,进一步完善学生有关于生物体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以及生物与人类和谐发展的关系重点和难点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哺乳类和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动物资源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资料准备:网络资料( 哺乳动物的视频、图片、文字 )教师自制课件准备( 哺乳动物的视频、图片、文字 )教师教学知识反馈资料( 目标达成训练题 )学生自主学习资料准备( 哺乳动物视频、图片、文字 )师生互动角色道具的准备探究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 趣导思教师展示《狐假虎威》动画,激发学生情感进入教学情景。凭已有的经验判断《动画》中,哪些动物属于哺乳动物。信息 资源共享1、创设情境教师提供的信息资料:(1)《狮子》视频短片等(2)“鸭嘴兽、北极熊、大熊猫”图片(3)“哺乳动物多样性”打印资料(4)自制课件《哺乳类》 [ 探究活动1] (见附表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1)认识哺乳动物,说出它们的名称,(2)阐述判断的理由。(3)哺乳类的进步性特征与环境有着高度的适应性,广泛分布于地球上的自然环境里。1、创设情境学生提供的信息资料:(1)“猫、狗、马、牛、兔、猴、黑猩猩、大猩猩、”等哺乳动物的图片(2)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文字资料(3)《动物世界》视频(4)自制课件《小白兔》完成[ 自主探究活动1 ]分析、归纳、整理信息资料了解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特征。 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形成性评价创设情景,师生愉悦欣赏《动画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设计展示《动画片》,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树立人类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意识。 1、创设情境(1)师生共同欣赏《狮子》视频短片的同时,提出问题:a狮子是哺乳动物吗?说出你的理由。B狮子生活习性如何?说出它的食性。C狮子是怎样进行繁殖的后代的?(2)师生共同观察“哺乳动物图片”认识哺乳动物。1、教师设计信息资料的共享,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学生提供信息资料设计,目的在于给学生充足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2、信息资料的来源又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生物学知识面,有助于生物的形成性发展。1、用发展性的评价观,培养学生开发智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重新精神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4、培养学生推理、思维、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如:视频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等)进行自主学习活动,自主选择“探究活动”的内容,参考教师提供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欣赏“视频”,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完成探究活动任。1、创设情境设计意在通过《海豚》、《猴》、《大猩猩》的视频和课件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哺乳类可分为哪些类型。依据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完成“表格”的填写。2、通过设问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能根据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区别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愉快地完成探究活动内容。1、在学生个体自主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形成。3、培养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每名学生都能达到独立完成探究活动任务。 创设情境1、教师展示:《 蝙蝠 》、《 蓝鲸 》、《 黑猩猩 》的视频和课件,组织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师生互动:在欣赏的同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a蝙蝠属于鸟类还是哺乳动物?为什么?B蓝鲸是哺乳动物吗?为什么?说出理由。C黑猩猩是人类、类人猿、还是哺乳动物?3、师生共同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开始“角色表演”。1、设计教师展示:《 蝙蝠 》、《 蓝鲸 》、《 黑猩猩 》的视频和课件,是为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更好开展组内探究活动。 2、巧设问题情景教学过程的设计,目的激发各小组学生探究的欲望,启发、点拨学生进行分组探究活动。 3、学生“角色扮演”游戏的设计,意在考察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表现。 4、关于游戏规则和,并评委的设计,学生的组织能力得到展现1、在学生组体合作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思考、选择运用智慧和才能,进行形成性小组评价。2、在巧设问题情景的教学过程中,培养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解难的尝试能力3、在自主选择哺乳动物的角色活动中,培养自我,展示个性。 4、,用激励语言去评价组内学生,形成组内活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 5、游戏中要用发展性评价鼓励学生“玩”中“乐学、找学、会学”创设情境 1、教师展示:《 哺乳动物多样性 》的视频和课件,组织学生进行组间“探究活动”汇报展示 2、教师指导四个探究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小组交汇报流展示 3、师生通过“视频”欣赏,讨论哺乳动物的基本性特征与环境有着高度的适应性,认识分布广泛、高度发达的哺乳动物。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组间讨论、交流、相互学习、完成本组以外的探究活动任务使每个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学习到更多的哺乳动物知识 5、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展示哺乳动物的经济价生活实例小竞赛,并评选出优胜小组和优秀组员,纳《 学生成长记录袋 》 1、教师展示:《 哺乳动物多样性 》的视频和课件的设计,目的是激发全体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情感,更好地完成探究活动任务 2、关于设计每个小组选一名优秀组员,代表小组参加全班的“探究活动”交流汇报展示,意在检验学生自发展开哺乳动物多样性的大讨论的各组的实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展示3、下列问题的提出:(1)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如何?(2)怎样理解哺乳动物的特征与环境有着高度的适应性?(3)哺乳动物有什么经济意义? 设计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哺乳动物,成为哺乳动物的朋友1、在学生班体合作探究活动中,通过“视频”欣赏,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高尚的情操2、在组间“探究活动”中,培养自我展示和竞争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充分的想象力。 3、用形成性评价鼓励学生发展讨论、交流、互助、合作的自主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4、在班体合作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的开放精神,在理智上形成独立性、自主性、批判性 5、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智力、培养观察、分析、综合、推理的能力,培养团结互助团队精神,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生物科学素养探究活动评价总结教师展示:课件 ( 板书 )师生共同讨论和交流: 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进步性特征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进步性特征与环境高度的适应哺乳动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分析总结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3、 发展性评价作为基础,形成性评价作为过程进行教学,效果佳 学生观察课件:( 板书 ) 1、根据课前所收集的“信息资料”和教师提供的“课件”,分析概括出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进步性特征 2、依据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进步性特征,分析总结出哺乳动物高度适应环境的特征3、根据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总结出自己如何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保护动物 4、学生自我评价、小组 评价探究作业布置教师布置探究活动 1、细菌的形态、结构与人类关系 2、真菌的形态、结构与人类关系 3、病毒的形态、结构与人类关系 4、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5、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学生设计探究活动1、设计一幅“漫画” 一 人类与生物和谐发展2、设计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物质循环图课外活动拓展教师组织学生1、收集“哺乳动物多样性”资料2、收集“哺乳动物的分类”资料3、列表比较“哺乳动物的分类”4、收集哺乳类中“单孔类”和“有袋类”的地理分布情况和原因 学生进行社会走访调查 1、参观动物园,调查哺乳动物的种类2、网络收集,“哺乳动物的分类”3、校园网收集哺乳动物中“单孔类”和“有袋类” 板书设计: 第七节:哺乳动物 1、生活环境:水中、陆地、空中 2、种 类:全世界有4000多种,狮子 虎、大猫熊、蝙蝠、 兔 3、用 途:食用、皮毛、药材、维持 生态系统平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