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执教者课时1所属教材目录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1节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科学家研究涡虫对光的行为反应为例,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者的探究思路、方法和结果等展开讨论,使他们能够区分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认识到动物行为的重要性。学情分析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一些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例子,但对于两者的异同点不太清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理解两种行为的区别与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得到培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于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其小组合作或独立查阅相关资料。为了调动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措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各种资料,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后天学习行为的意义及建立过程的学习,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动物行为的概念及分类难点涡虫的行为研究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本节是《动物的行为》教学起始课,教师可以播放相关图片和视频材料,有利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弄懂科学家研究涡虫对光产生行为反应的实验程序是本节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两个实验程序直观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者的探究思路、方法和结果等展开讨论是本节的重要环节。在课堂的巩固环节,除了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外,还可以建议他们通过列表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加以比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2分钟咱们今天上课之前先来猜几个谜语(略)。孔雀开屏、蜜蜂采蜜和老虎打斗(谜底)都是动物的行为。那除了这些,动物还有哪些行为呢?动物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本节课将为大家揭晓答案。猜谜语让学生尽量快速回到上课状态合作探究15分钟通过多媒体将“涡虫对光的行为反应”实验程序直观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对研究涡虫行为的实验进行讨论:你认为实验1中设计者对“涡虫为什么生活在小溪中的石块下方”这一问题做出了什么样的假设?点拨:实验设计者做出的假设是涡虫喜欢生活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在实验1中,属于实验者控制的因素是什么?你能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进行预测吗?点拨:实验的控制因素是光照。实验2的步骤(1)与步骤(4)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点拨:步骤(1)中反应是舒展身体,步骤(4)中反应是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是后天学习来的行为。看多媒体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听老师讲解让学生弄懂科学家研究涡虫对光产生行为反应的实验程序,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者的探究思路、方法和结果等展开讨论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10分钟涡虫对光照的反应是生来就会的,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的经验,属于先天性行为。所有的动物都具有先天性行为,这些行为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展示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图片。动物仅靠本能生活,将很难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学习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作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实验2的步骤(4)是涡虫经过多次“光照-点击”得到的见光收缩身体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从生活经验和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后天性的学习行为。展示动物后天性学习行为的图片。聆听结合前面的探究基础,老师对本节知识进行系统地精讲能力生成7分钟让学生判断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刚出生的小袋鼠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育儿袋,在育儿袋中吃奶。刚长出翅膀的小蝴蝶就能腾空飞翔。经过调教的猪能定点吃饭、睡觉、排便。黑猩猩模仿人类吸烟(图片)乌鸦吃核桃(视频)独立思考抢答检验学生能否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拓展延伸5分钟例举狼孩的例子,分析指出现阶段是学习的黄金阶段。错过最佳时机,就达不到最好的效果了。后天学习行为的建立,与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聆听拓展学生知识面,并且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课堂小结2分钟布置作业1分钟《课堂精炼》P10-11练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难度不大,利用了多媒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挺高,效果基本令人满意。本节课有几个精彩的瞬间:展示黑猩猩模仿人类吸烟的图片时,学生都乐翻天了;播放乌鸦吃核桃的视频时,有的学生连连称奇,自叹不如;播放狼孩的视频时,学生都震惊了了。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基本达到了所期望的水平。美中不足的地方是课堂小结的表格让学生自己填比较好。课堂上有出乎意料的事情,就是展示黑猩猩模仿人类吸烟的图片时,学生都乐翻了天,不太好控制局面。这时,我没有去急着维持纪律,而是直接播放了下一个视频,学生自然就安静下来了。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多让学生举出一些先天性和后天学习行为的例子。从学生的作业和课后谈话中,我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错,只是对实验探究题从内心就有些抵触和恐惧,这和他们传统的知识接受方式有关,以后要对此多进行锻炼。听课的老师对我这节课的评价是:两种行为的区别让学生自己填写,老师在一旁查看,比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的效果要好。课堂最后几分钟可以展示几个练习题检测一下学习效果。有困难的可以让同学之间帮忙解决。本节课最后最好把每个小组的积分报一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