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6章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法研究一种常见小动物的行为;2、知道可以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行为。教学重难点:重点: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难点:实验法和观察法的区别和联系。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方法:阅读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对动物行为的研究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中后者离不开观察。【合作探究】导入: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幻灯片展示),我们可以看到分布在地球上不同环境的生物,其行为多种多样,那么,这些动物的行为,科学家是如何去研究得到答案的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先请同学们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幻灯片展示并板书:第三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1、“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材料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的。2、读读想想阅读课文“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廷伯根对银鸥雏鸟求食行为的研究”、“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材料,想想这三位科学家中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动物的行为的。通过同学们的自学,我们一起来分析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1)、在研究过程中,劳伦斯对小野雁是否施加了外界影响?2)、劳伦斯的这种研究还是在野外的自然环境下完成的吗? 3)、在研究过程中,劳伦斯有没有观察野雁,是不是一种直接观察?4)、劳伦斯做这个实验目的是不是仅仅为了描述小野雁的学习行为? 5)、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还是观察法吗?最后,由学生总结出实验法——根据研究目的,施加外界影响,干扰后的观察观察研究。3、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和联系。根据我们所分析的案例,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讨论方向见学案中自主学习)讨论后请学生发言并学会归纳总结、板书展示。(多媒体展示:播放有关动物行为研究的视频,加深印象) 质疑点拨:1)、观察法和实验法本质的区别是是否对动物施加影响2)、观察法是能单独使用,而实验法离不开观察检测1、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让动物处在何处状态下( )A.实验室里 B.家养状态下 C.野外自然状态下 D.笼子里2、处于繁殖期间的雄三刺鱼,只会对涂上红颜色的三刺鱼模型发起猛烈攻击。这是因为( ) A.红颜色是刺激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 B.模型的形状与真鱼不相像C.模型的大小与真鱼不相似 D.模型的大小形状都与真鱼不相像【本章小结】学(教)后记:【本章节检测】1.从动物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来看,可将动物行为分为 和 。 和 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方式。2、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 ,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 3.白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群体内的成员有不同的职能。雌蚁的专门职能是 ;雄蚁的职能是 ;工蚁的职能是 ,喂养雌蚁、雄蚁、幼虫和兵蚁。4.与动物 有关的行为,叫做动物的贮食行为。5.春季气候转暖时,青蛙进行繁殖。试分析青蛙的繁殖行为:(1)雄蛙在水边高声鸣叫,雌蛙闻声赶来,这是 行为。(2)雌蛙与雄蛙抱对,这是 的识别。(3)雌蛙先将卵排入水中,雄蛙也将精子排入水中,这对完成 作用和使子代 具有重要意义。(4)池塘里的蝌蚪密度过大时,蝌蚪能从肠里排出有毒物质,这种物质能使幼小的蝌蚪死亡。这种行为对于青蛙种族的延续是 的。6.老鹰追捕野兔,野兔迅速逃跑。老鹰是 行为,兔子是 行为。7.乌贼受到鲨鱼追赶时放出烟雾弹,这是动物的一种 行为。8.狗常常走一段路就排一点尿,也知道狐狸身上会散发一股难闻的气味,这与动物的 有关。9.育雏的母鸡育小猫和美国红雀喂金鱼,这两个例子说明它们虽然失去了幼仔,但育雏的本能没有消失,这种行为是由 决定的。16.蒙古鼠兔保卫自己的领地的攻击行为很强烈。科学家给它们注射一种药液后,把他们放回原来的领地上,鼠兔仿佛变了样,他们不再带着原来的强烈愿望保卫自己的领地了,其中有几只甚至跑到了岭地界限以外,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出现了一片混乱,鼠兔从这个洞穴跑到另一个洞穴里。请回答;(1)给鼠兔注射的药液应有什么作用?(2)如果过了一段时间,鼠兔体内的药液失去了作用。你认为这一地域会出现什么现象?鼠兔将突出表现出那种行为?课后活动1、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探究活动——探究蚂蚁的行为。2、相关文献推荐阅读法布尔《昆虫记》弗里斯《蜜蜂的生活》、《蜜蜂的舞蹈语言和方位的确定》 廷伯根《动物的社会行为》《银鸥世界》板书设计:第三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二、动物行为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