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北京大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按照人、动物和植物分成了三部分。本节以讲解和比较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为主。教材中分别以家蚕和蝗虫为例,介绍了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课堂上让学生分析资料,对常见的其它昆虫的生长发育类型进行分类、总结。同时比较昆虫、两栖动物、人类和绿色开花植物的在生殖方面的共同点,课上通过启发、观察、比较、讨论、探究等形式,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到生物学知识与多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学生分析首先我校作为一所课改学校,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好,为实施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自然科学常识丰富,为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初中学生的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再加之活泼好动等特点,为课堂气氛的调节和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设计思路出示蝴蝶图片并提问 → 播放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视频 出示课题《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分析图片和视频资料→ 归纳变态发育的概念 → 学习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 学习蝗虫的蜕变精神并归纳出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 学习蚕的生殖和发育 → 归纳出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比较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 认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课堂小结 → 课堂练习 → 课堂延伸→ 布置课外作业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识别常见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3.举例说明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异同点。(二)能力目标1.运用图片和视频等相关资料,进行概括、总结相关问题。2.尝试在基于本学科基础上,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昆虫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所起的有利作用和不利方面。2.通过学习蚕的蜕变精神,体验努力奋斗、创新思维与实现理想和获得成功之间的关系。五、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描述家蚕、蝗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2.举例说明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二)教学难点1.运用图片和视频等相关资料,进行概括、总结相关问题。六、教学准备有关家蚕生殖发育的视频、PPT课件。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PPT展示:展示蝴蝶的图片。【提问】你知道美丽的蝴蝶是怎么来的吗?是从小蝴蝶长大的吗?播放毛毛虫变蝴蝶的视频,证明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看完视频说“原来蝴蝶真的是从毛毛虫发育来的。”这就是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学生思考问题,利用生活经验只要能答出蝴蝶是从毛毛虫发育来的就可以,以此进入新课的学习。设置情景,旨在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关注学生观察生命现象的能力。变态发育请学生观察PPT上的图片和回忆导入时播放的毛毛虫变蝴蝶的视频,说出毛毛虫和蝴蝶之间在形态、生理、习性上存在的差异。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变态发育”的概念。请学生说出“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变态发育吗”?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已有知识经验,得出蝴蝶和毛毛虫之间在形态、生理、习性上确实存在的差异。归纳出“变态发育”的概念。举例说出自然界中属于变态发育的动物。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归纳“变态发育”的概念。初步认识变态发育的动物。蝗虫的生殖和发育展示蝗虫生殖发育过程的图片,思考讨论问题“1、比较蝗虫成虫和幼虫的差异。2、蝗虫的发育要经历几个时期。跳蝻是指哪个阶段。”引导学生归纳出“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请学生举例说出一些发育过程类似的昆虫。仔细观察图片,思考讨论问题,了解若虫、跳蝻等一些生物学名词,概述蝗虫的发育过程,并能举例说出一些发育过程类似的昆虫。关注学生学会利用图片等资料从事实中抽提出生物学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蚕的生殖 和发育?蚕的生殖 和发育蚕的生殖 和发育以“丝绸之路”说明丝绸对当时乃至今天的经济、历史和外交的影响。通过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提出问题“这句诗符合生物的科学性吗?蚕吐完丝后真的死了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家蚕的一生”展示家蚕发育成长的过程,提出问题“蚕在长大的过程中有什么特殊的现象吗?通过蚕的蜕皮精神,启发学生学习这种精神,不断学习、艰苦奋斗、努力拼搏来实现自己的精彩人生。展示家蚕结茧的图片,提问“蚕憋死在茧里了吗?”展示蚕蛹里面的结构,提问“蚕是死的还是活的?”观看“蛹变蛾”的视频来“揭开真相”。既然蚕吐完丝后并没有死,说明李商隐的这句诗不符合生物的科学性。今天我们大家来过一把诗人的瘾,把李商隐的这句诗给改了。改过的诗既要符合生物的科学性,又不改变诗句原有的意思。展示蚕蛾的生殖过程图片,提问“思考家蚕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哪几个时期?”根据学生的总结归纳展示蚕的生殖发育所经历几个时期的图片。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完全变态发育”。请学生举例说出自然界中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讨论问题:“1.家蚕和蝗虫是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2.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什么?3.比较家蚕与蝗虫生殖发育的异同点。”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应问题。学生说出诗句,并带着疑问继续学习。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相应问题。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相应问题观察图片和视频,思考并回答相应问题。学生改诗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归纳蚕的发育所经历的几个时期。思考回答什么是“完全变态发育”和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小组讨论交流启发学生认识历史热爱祖国。体验敢于质疑的精神体验努力、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学会利用图片视频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渗透文学与生物学的关系,体验文学的魅力。关注学生学会从事实中抽提出生物学知识和归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认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动动脑:请说出昆虫与人类存在关系?认识昆虫生长和发育的意义,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和繁殖益虫或控制害虫学生动脑完成问题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教育,渗透法制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思维的教育。课堂练习动动脑:1、像蚕、蝴蝶、密封等昆虫一样,他们的一生要经过 、 、 和 四个时期,且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 ,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2、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 、 、 三个时期,且发育过程中的成虫和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不 。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完成练习检验学习情况,反馈学习效果拓展新课你们学过小蝌蚪找妈妈吗?小蝌蚪为什么找不到妈妈了呢?回答问题引出新知课外作业预习“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谁。课后完成熟悉新课八、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最大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观参加学习。第二,善于用启发式的方法教学。第三,关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注重德育情感的教育和渗透。第四,本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只起引导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