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说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地位。 ②知道动物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组成成分。 ③能结合实例说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帮助植物传粉和散播种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图片等资料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 ②树立爱护动物、保护动物以及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 ①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②动物是食物链、食物网的组成成分。 ③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2.教学难点: ①动物是食物链、食物网的组成成分。 ②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课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讨论分析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展示一组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图片:生物圈中生活着种类非常繁多的动物,它们广泛地分布在生物圈中的各个角落。动物使整个大自然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设疑:生物圈中能不能没有动物?动物在生物圈中很重要吗,为什么不能没有它们?学生观看图片、倾听、思考新课教学一、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提出问题:绿色植物如何获得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首先引导学生回顾绿色植物的营养方式,得出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提出问题:那么,动物也能像绿色植物一样自己制造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吗?动物是怎样获得生活必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提出问题:动物都是直接以植物为食吗?提供几张动物的取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植物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直接从植物身上获得营养和能量)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间接从植物身上获得营养和能量)杂食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 归纳: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从植物身上获得营养和能量,通过消耗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学生回忆、回答: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还能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且把能量储存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学生讨论、分析:动物不能自己制造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动物会以植物为食,从植物身上获得营养和能量。学生观察、比较二、动物是食物链、食物网的组成成分1、食物链2、食物网举例:生活在草原上的草、野兔、鹰三种生物。要求学生说出它们的捕食关系,并引导学生用“→”将捕食关系直观的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归纳什么是食物链。并要求学生注意食物链的书写法:草→兔→鹰。 列举自然界中的其他食物链。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的食物链非常多。 举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要求学生写出这一成语所示的食物链。提出问题:这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吗?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动物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归根到底都要来自植物,所以每一条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植物。并将该食物链补充完整:植物→蝉→螳螂→黄雀。提出问题:草原上会不会只有“草→兔→鹰”一条食物链? 举例:在“草→兔→鹰”食物链的基础上,再列举出草原上的狐、鼠、蛇三种动物,要求学生找出与这三种动物有关的食物链。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归纳出食物网。提出问题:该食物网含有几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什么?归纳:动物是食物链、食物网的重要组成成分。学生思考、回答一位学生到台上写出这条食物链:蝉→螳螂→黄雀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思考、判断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寻找三、动物具有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四、动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问题: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导致食物链、食物网中的某种动物数量增加了,其他的生物会受到影响吗?在一般自然条件下,这种动物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地增多? 以食物链“草→兔→鹰”为例,引导学生分析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互相制约关系,得出通过各种生物之间的互相制约,能够使各种生物的数量维持相对稳定、保持平衡(生态平衡)。 提出问题:如果食物链、食物网中的某种或几种动物消失了,结果会怎样?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食物链、食物网中的任何一种动物消失了,都会对其他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并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归纳:动物具有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提出问题:在生物圈中,动物除了能维持生态平衡外,还会对环境产生其他的影响吗? 展示几张图片,引导学生归纳:积极方面:帮助植物传粉和散播种子,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消极方面:蝗灾等破坏植被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分析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回答课堂小结,练习巩固【作业】 练习册:P20——22 应用:1、3~5;提升:1~4、6、9、10【板书设计】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二、动物是食物链、食物网的组成成分 1、食物链:如“草→兔→鹰” (起点是植物) 2、多条食物链组成食物网三、动物具有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四、动物对环境的影响 1、积极方面: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2、消极方面:蝗灾等破坏植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