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植物的生殖方式》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要求1.重要概念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一些生物进行无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来自同一亲本;一些生物进行有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可来自不同亲本。2.内容标准具体内容活动建议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组织培养的活动或参观组织培养生产基地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列举说明无性生殖的类型和特点,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了解植物所具有的生殖方式。(二)能力目标 进行植物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体会无性繁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认同植物无性生殖的实际应用价值。三、教学重点:有性生殖及无性生殖的概念,比较二者的区别。无性生殖的类型四、 教学难点: “植物的营养繁殖”活动五、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提问:你知道的植物是用什么方式繁殖后代的吗?是不是所有的植物繁殖的方式都一样呢?引入课题“植物的生殖方式”。质疑,激发兴趣,思考问题导学案向全班提出自学范围:导学案的预习指导部分,并且提出要求:在要求时间内独立完成,小组分工合作,明确书面展示和点评的小组,然后巡视学生的自学情况。按照要求展开自学,独立阅读思考,完成导学案【自主预习】部分有性生殖的概念提问:通常的绿色开花植物是靠种子繁殖的,你还记得种子是怎样形成的吗?针对通过种子产生新一代的方式,结合种子结构的基本知识,知道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而受精卵则是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结果。植物的这种生殖方式叫什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完善、总结有性生殖的概念及特点回忆,表述,交流得出结论 小组讨论、总结、回答无性生殖的概念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有其他繁殖方式吗?出示红薯和吊兰的无性生殖图提问:红薯和吊兰的这种生殖方式有什么共同之处?植物的这种生殖方式叫什么?鼓励学生分析、归纳出无性生殖的概念及特点。还有那些生物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完成学习研讨一思考,回答观察 ,概括思考、小组讨论和分析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不同,探讨植物生殖多样性的意义。营养生殖绿色开花植物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无性生殖又是利用植物的什么器官进行繁殖的呢?出示分别用叶、茎、根进行繁殖的植物引导学生认识营养生殖的概念。完成学习研讨二思考、小组讨论总结,交流,回答无性生殖在实际中的运用组织学生如何开展植物的扦插繁殖,选择什么样的扦插材料能够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材料应做哪些处理?展示植物嫁接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描述嫁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体会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表述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和设计探究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对材料的处理,做出假设,试验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分组进行扦插试验。描述嫁接的一般过程和技术要点,能够运用实物操作嫁接的过程。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总结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1、植物有哪些类型的生殖方式?2、不同生殖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在生产上如何被应用?回顾、思考、概括六、板书设计第3节 植物的生殖方式一、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有两性生殖细胞的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由胚长成一株幼苗。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二、植物无性生殖方式(一)营养生殖的概念(二)营养生殖的几种方法: 1.扦插 2.嫁接3.压条三、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异同四、组织培养技术七、教学反思 生物作为一门实验科学,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去体验生物知识,这样能更好地落实本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但是由于组织培养技术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讲还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所以如果有条件能让学生进行关于组织培养技术流程的调查活动,这样可能学生会更鲜活、更进一步、更印象深刻地认识到这一新技术,也能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