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植物的生殖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2.举例说明无性生殖的类型和特点,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能力目标:1.在自学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绿色开花植物生殖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参与扦插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举例说明无性生殖的类型和特点,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2.进行植物扦插的实际操作,体会无性繁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三、 教材分析 《植物的生殖方式》是北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教材第六单元第十九章的第三节。本节内容首先对前两节讲述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加以归纳,进而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以马铃薯的繁殖方式为例,阐述了无性生殖的特点,并列举实例说明营养繁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并要求学生参加有关实践活动,在教材地位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打下基础。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过被子植物的一生中开花和结果这一内容,学生对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此知识过渡和引导,知识的理解难度不大。但学生平时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在参与嫁接、扦插等活动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老师及时的引导和点拨。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 展示生活中常见植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想栽培一盆自己喜爱的植物吗?这些植物是用什么方法繁殖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的课题——植物的生殖方式。思考、表达与交流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87—88页第一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是怎样形成的?这种生殖方式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1.自主学习解决导学案的相关问题2.表达与交流,达成共识引导学生归纳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表格。2、思考讨论下面各种植物中哪些属于无性生殖方式? 水稻、玉米、甘蔗、油菜、马铃薯、梨、大蒜、红薯、仙人球、革命草小组讨论,收集信息,解决问题完成导学案表格表达与交流 出示合作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无性生殖的应用 引导学生自学课本88第二段—89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扦插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2、嫁接过程中保证接穗成活的关键是什么?嫁接后的果实与接穗还是砧木有关?自学课本,收集信息,解决问题2.表达与交流,达成共识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自主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小结总结本节所学的知识点。总结本节所学的知识点。加强知识点的巩固。当堂检测出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巩固本节知识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