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教学设计课题: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科目:初中生物 教学对象:七年级 课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第二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观察活动是学生描述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的基础,描述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是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由于人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的复杂,再加上人体的结构层次不能直接观察到,因此,这方面的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形成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实验与交流、表达,体验科学探究、与人合作的乐趣。通过了解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人体的组成等相关知识,激发起热爱生命的情感。同时,形成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观点。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生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及简单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学生缺乏基本的生物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生物学兴趣的培养和方法能力的指导。关于植物体或人体的结构认识,学生除了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外,对组织、器官、系统尚无认识,但是学生已经知道植物体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学生可从已认识的这些结构入手。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是让前面学到的方法在本节课得到实践,使学生动手操作得到训练和规范,学会正确观察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现“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及时指导、纠正,并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描述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植物体展示学生熟悉的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给学生看。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进行点评: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同学们看到的植株的叶、茎、根等部分,就是属于一种新的结构层次——器官。那么器官是怎样构成的?系统又是什么?今天我们就共同探究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每个小组带来的植物体是什么?小组代表能告诉大家它有哪些部分组成的?你能说出自己身体里有几种消化器官吗?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1、从学生已知知识入手,学生容易接受,又能引发兴趣。容易打开学生的思路,创设一种积极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的欲望。2、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就能让学生逐步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要及时鼓励回答正确的学生。学习新课【活动一】探究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 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如按照从局部到整体、从上到下、由里到外的次序进行。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株六大器官完整的植物体。引导学生回答:你看到了哪些器官?数一数,共有几个? 那么器官又是怎样构成的?让我们继续探究。【活动二】植物体器官的结构层次。 1、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表皮细胞、果肉细胞的特点。 2、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表皮细胞、果肉细胞在形态、大小上的情况。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3、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出组织的概念;并且根据承当功能的不同分成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等。就西红柿这个器官来说,表皮是保护组织,内部是基本组织。组织按一定的次序排列起来,构成各种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植物体。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6页第一段,将课前准备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张图片,分别给6个小组,小组代表手举图片说出各器官的功能。 【活动三】人体的组成。 根据前面植物体的研究,那么人体的结构层次是否与植物体的一样呢?出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型和挂图,让学生观察。 用多媒体提出下列问题:消化系统由哪些消化器官构成?这些器官的共同生理功能如何?人在运动的时候,心脏、呼吸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第58页胃壁结构图,回答问题。学生分组观察,根据自己小组带来的植物进行观察。根据观察,说出自己小组现有植物体的器官。 学生找到根、茎、叶等六大器官,并且小组讨论说出六大器官的作用。说出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的道理。(及时表扬、鼓励;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 小组观察西红柿或者苹果的剖面,用镊子或解剖针挑取一小块表皮、果肉分别做成装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并且比较表皮细胞与果肉细胞在形态上的区别,了解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是如何构成组织的。用放大镜观察整体的构成。2、小组讨论后回答: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果肉细胞疏松;形态相似,大小相同。3、小组讨论,各小组代表举起图片玩游戏,并说出各器官的名称。学生1:我是根,我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且牢牢扎在土壤里。学生2:我是叶,我能够接受阳光的照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 学生3:我是茎,我能够把根和叶连接起来,并且输送物质。 学生4:我是花,有了我才能结出果实。 学生5:我是果实,我体内能产生种子。 学生6:我是种子,把我种在土壤中我又能长出新的幼苗来。经过讨论,得出人体的器官也是由许多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的,并且许多器官再进一步组合成系统,由系统构成人体。 一个学生指出器官,让其他学生说出名称。小组讨论学习后,说出人体八大系统。学生回答:相对于不运动时,心跳加快,呼吸也加快。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究实践,有效的参与学习,去亲自体验过程,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有利于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为学生在以后的探究实验中如何更好地选择材料进行实验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的改进和创新。因为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不仅是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更包括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只有将“学生参与”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并达到实效的参与,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课堂小结 经过前面的观察与实验,指导学生总结出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请同学们认真比较多细胞植物体与人体在结构层次上的异同。 学生学会系统地、有条理地归纳知识。在学中练,在练中强化知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人体的结构层次:相同点: 不同点: 四、布置作业学生自己完成教科书自我评价的第1、2、3、4题。七、教学评价设计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班级分小组分同学分学习准备(25分)预习(15分)上课前学习材料与心理准备(10分)学习过程(50分)倾听(15分)表达(15分)合作(10分)探究(10分)学习效果(25分)知识与技能(13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2分)总得分班级: 某小组: 某同学:评价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 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1、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植物体) 2、人体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人体)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3个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有关多细胞植物体和人体结构层次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观察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角色表演,充分展示自我,提高竞争意识,为将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在获得生物体各器官系统之间是密切配合、协调统一的相关知识的同时,学生会意识到团队精神的可贵。 本节课的不足这处是:如何把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这个方面体现得不明显,如果在活动过程中渗透有关的实际应用,那样就会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