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走进生物实验室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常用的生物实验器材(2)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3)会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2.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树立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3.情感目标(1)树立爱护公共财物、遵守规章制度的观点(2)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生物实验器材;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会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教学难点: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教学方法:理论、实际、动手相结合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 1、学生提前预习本节内容2、在实验室摆出常用实验用品:镊子、滴管、烧杯、解剖针、滴瓶、三脚架和石棉网、放大镜、刀片、培养皿、酒精灯、载玻片和盖玻片、试管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引言] 引言:我们的地球是一个五彩缤纷、充满神秘色彩的家园。好多疑团在我们心中如:为何花有各种颜色?鱼为何会在水中游动?……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物实验室,认识一些常用的生物实验器材。首先同学们自学一下:学生实验守则。情景1:一同观察一下实验桌上摆放的实验器材,试着说出它的名称及用途 属于观察器具的是:放大镜、显微镜属于解剖器具的是:镊子、解剖针、刀片属于加热器具的是: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试管夹属于通用器具的是:滴管、烧杯、滴瓶、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情景二:同学们拿起放大镜,看一下你对面的同学,与你用肉眼看到的是否相同?情景三:同学们想看到物体更细微的结构吗?(引入)显微镜显微镜是生物实验室经常用到的器具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显微镜的构造及功能。大伙对显微镜了解多少呢?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光学显微镜,一起认识它的构造即:各部分名称及功能镜座:稳定镜身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可调节光的强弱载物台:放置观察对象遮光器;通过调节光圈大小来调节的光线强弱镜筒:安放目镜转换器:安放物镜,转换物镜粗准焦螺旋:大幅度使镜筒上升下降细准焦螺旋:小幅度使镜筒上升下降提问:显微镜下看到的物体被放大了,如何来计算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自学实验守则〈规章制度〉进入实验室首先进行规章制度的学习,教育学生一定养成爱护公物、遵守规章制度的好习惯。学生讨论试说出各器具的作用实际实验,气氛顿时活跃。争相说道:不一致,比用肉眼看到的放大了异口同声:想七嘴八舌学生对照显微镜一一找出各部分学生观察目镜、物镜,会发现上面有数字还可以让同学们说出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疑问,然后告诉他们,其中好多属于生物学现象,我们会在今后一一学到。此处可带学生一起学习。可请单个同学说,其他同学补充最后教师总结可由教师先介绍显微镜的发明及发展史。列文?虎克( Leeuwenhoek , Antoni van 1632-1723 ),荷兰博物学家。 出生于荷兰的德夫特(Delft)16岁时就失去了父亲,被迫退学后来到荷兰京城阿姆斯特丹一家杂货铺当学徒。学会琢磨玻璃制作透镜的技术,制成简单的显微镜。从此,他开始尝试用显微镜观察神秘奥妙的生物世界。建议:同实验组对照课本,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及功能,教师随机叫号,请同学说出显微镜部件名称、功能可试着说出几组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计算板书设计 走进生物实验室一:实验室守则学生到实验室上实验课,课前必须预习进实验室后,要保持良好秩序实验中,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如出现意外,要立即停止实验及时报告老师实验结束时,要整理好器材,老师检查后在离开。二:常用的实验器材1.属于观察器具的是:放大镜、显微镜2.属于解剖器具的是:镊子、解剖针、刀片3.属于加热器具的是: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试管夹4.属于通用器具的是:滴管、烧杯、滴瓶、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三: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镜座:稳定镜身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可调节光的强弱载物台:放置观察对象遮光器;通过调节光圈大小来调节的光线强弱镜筒:安放目镜转换器:安放物镜,转换物镜粗准焦螺旋:大幅度使镜筒上升下降细准焦螺旋:小幅度使镜筒上升下降四: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