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传染病及其预防》,是人教版《生物学》初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是新课标确定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得过流感等传染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通过举例明确病原体及传染病的概念2) 通过分析流感、甲肝明确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3) 通过举例分析说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关注健康,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健康。3、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病原体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2、教学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4、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1、教法本着新课标中“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参照前面几个环节的分析,我采用了探自然分材教学为主,直观演示法为辅,创设问题情景来完成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探索、总结和运用新知,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各个环节进行分头指导。2、学法初二年级的学生,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初步养成了一些学习习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两极分化已经形成,个体差异比较明显。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但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较好方法。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我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归纳知识,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全面而正确地学会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3、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化虚为实,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5、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 学生自主预习、生物兴趣小组准备话剧、录制情景剧2、导入【活动一】观看生物兴趣小组表演小话剧《我是小大夫》,思考问题:话剧中出现了哪些疾病,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根据学生回答导入新课。3、新课(1)病原体的概念 多媒体展示肺结核、病毒性结膜炎、蛔虫病、龋齿、近视、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结膜炎、手足口病的图片,向学生提问:哪些是传染病?为什么是传染病?引导学生回答、分析后,用PPT图片分组对比,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传染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发肺结核、病毒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结膜炎、蛔虫病的结核杆菌、结膜炎病毒、腮腺炎病毒、蛔虫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对引起传染病的病菌归为细菌、病毒、寄生虫,总结得出病原体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传染病是在谁与谁之间进行传播的,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进行传播。进而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得出传染病的概念(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活动二】学生观看情景剧视频《流感来袭》,小组合作思考问题1) 流感的病原体是什么?2) 谁是这次流感的罪魁祸首?3) 流感病毒是通过什么途径从樊心怡传播给王海娇的?归纳总结得出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活动三】我是材料分析员材料分析:甲肝(即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用过的碗筷要同家人的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肝炎。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否则容易使顾客感染上肝炎、流感、细菌性痢疾等疾病。请你仔细分析:1) 在疾病传播过程中甲肝的病原体是什么?2) 在甲肝传播的过程中甲肝患者、未消毒的餐具、顾客和家人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呢?通过比较流感和甲肝得出传染病流行必须经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才有可能在人群中流行。并用假设法假设没有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易感人群,传染病就不可能传染开,说明三个基本环节是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的。再让学生根据自学的知识分别具体介绍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活动四】练一练,连一连(小组合作确定答案)(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活动五】请你来当小编剧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这方面来给前面的情景剧改改剧本,让王海娇同学不用得病!通过修改剧本让学生回答、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小组合作:阅读课本P75中各种措施在预防传染病中起着什么作用?让学生说出分别是针对哪一环节进行预防的,使学生学会判断传染病预防的措施。【活动六】小组合作:练一练,连一连通过课本上的实例小儿麻痹症、蛔虫病、传染病为例,来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并进一步说明:在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合理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4)、我是绘图师 (课堂知识总结)请同学们绘制本节课的思维图解从而达到开拓思维、课堂小结的作用(5)、激情闯关 接龙闯关模式进行习题过关,既调动了积极性又使学生提升了能力。6、作业布置针对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进行分层训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作业题为课后的一些习题、讨论。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话剧、视频及多媒体图片的展示,直观形象的呈现了传染病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学过程中结合实例让学生深有感触。但是由于课件内容丰富,导致本节课节奏比较紧凑,重点不够突出,另外没有强调病原体和传染源的区别,部分学生可能会弄错。流感病毒流感患者空气、飞沫甲肝患者甲肝病毒餐具、食物艾滋病患者血液、体液艾滋病病毒? 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开窗通风给患者治疗肺结核不让孩子不接触肝炎患者隔离甲肝患者给餐具消毒加强体育锻炼对外来入境人员进行检疫不让儿童进入传染病医院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