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微生物部分完结课,系统分析了微生物在生物圈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从一个小故事入手,通过故事引入课题,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分析而学到知识。对资料分析环节,提供了更多的资料,拓展学生的思路。注重前面所学知识和本章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生物圈中物质循环的理解。在学以致用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找更多的微生物控制和利用的实例。教材是从微生物的腐生、寄生、共生三个方面介绍微生物的作用和危害,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概述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举例说出微生物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技能性目标运用图解方法归纳总结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过程。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生物现象和问题进行解释和应用。情感性目标确立生态意识,激发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三、重点及难点重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有些微生物可引起动物和人患病。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可以与动物共生。难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四、难点突破:通过各小组对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活的讨论分析,首先明确各类生物与其他生物以及无机环境的联系,最后将各小组的结果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图解归纳。然后请几位同学解说图解的涵义,以理解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性。通过假设想象,加深理解。五、教学方法:讨论、归纳总结、比较、列举、资料分析等。六、教学用具:多媒体图片和动画,课外资料。七、课时数目:1课时八、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通过小猫将鱼藏入土壤中这个小故事入手,引起学生思考:谁偷吃了鱼从而引出课题.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我的想象力教师给学生分组以及各组代表的生物类别,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各类生物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以及有机物的利用方式”展开讨论,找出答案互相交流,再总结归纳出植物、动物、微生物三者营养物质的获取和利用.根据以上讨论结果再归纳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过程。地球上假如没有腐生微生物……共同参与,团结协作,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归纳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促进物质循环。资料分析1我来举例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中图文资料分析足癣和小麦叶锈病得出微生物与其它生物的关系之一:寄生。学生列举自然界的寄生现象,思考寄生微生物对其他生物的影响。使其它生物患病。通过资料分析,并列举微生物寄生生活实例,归纳总结微生物对其他生物的影响。资料分析2我来举例归纳总结教师出示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关系动画,引导学生归纳微生物与其它生物的关系之二:共生。学生列举所了解的有关共生的实例。思考共生微生物与共生生物之间的关系。互惠互利。通过资料分析,列举微生物与其它生物共生的实例,并归纳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以致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对微生物的利用,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加以利用。联系生活实际,分析解决微生物控制和利用中的现象和问题。课堂小结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A、腐生微生物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B、使其他生物患病;C、与其它生物共生。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理清本章知识脉络,突出本章重点内容。自由提问本节课的内容,我还有哪些不明白……学生之间交流,答疑解惑;教师给予指导纠正。教师组织学生分为两组,进行知识对答比赛。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加深印象。九、板书设计第四章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腐生:物质循环 无机环境 植物 动物 微生物寄生:使其他生物患病共生:互惠互利十、教学反思 本节从一个小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分析和对资料分析获取知识,拓展学生的思路。从微生物的腐生、寄生、共生三个方面介绍微生物的作用和危害,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