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发酵食品的制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发酵食品的制作》是是冀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内容,是学习了细菌、真菌、和病毒之后,练习对微生物的应用的一节课。本节课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酵食品引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酸奶为纯绿色食品,营养丰富,可促进人体消化吸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儿童、老年人尤佳,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青睐,选择了以酸奶为代表学习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及方法,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又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可以安排学生课下后进行实际操作,自制酸奶,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操作能力及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发酵食品 2.说出酸奶的制作原理和制作过程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的过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说出每一步的操作依据3.能够动手制作酸奶情感目标 1.体验制作酸奶的过程,培养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2.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三、重点难点重点: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难点: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PPT展示我们每天吃的馒头、香脆可口的面包、营养丰富的酸奶、醇香的美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发酵,大家知道它们是怎么制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酵食品的制作看PPT,思考 引起学生注意力和兴趣自主学习预习课文完成高学案任务一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说说身边的发酵食品活动一:你还知道那些发酵食品?活动二:讲述你蒸馒头的经历与大家分享思考:1、为什么加老面(面引子) 2、和好面之后为什么放置一段时间?泡菜、面包、面酱、啤酒、酱油、醋等老面中有酵母菌让酵母菌进行繁殖加强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发酵食品的认识通过熟悉的馒头认识发酵食品与微生物有关酸奶制作过程1、介绍酸奶的保健作用:酸奶是纯绿色食品有纯牛奶发酵制成,除具有鲜牛奶中营养价值外,还有多种维生素,可促进人体消化吸收,发酵后的乳酸可有效提高钙、磷的利用率,对儿童、老年人尤佳,提高人体的免疫力。2、介绍酸奶的制作过程①在干净的玻璃瓶里放入牛奶和糖②加热消毒③放入凉水中降温至42℃左右④将买来的一瓶酸奶分成5份分别加入牛奶中⑤密封瓶口,形成无氧环境,放到30℃左右的地方发酵,约4小时牛奶凝结后,即可食用 ⑥放在冰箱中存放,随喝随取3、小组讨论并回答1.制作酸奶加糖的目的?2.加热消毒的目的? 3.煮开的牛奶为什么要冷却后,才加入酸奶?4.发酵时为什么要密封瓶口?5.放到30℃左右的地方发酵的目的是什么?6.你认为制作酸奶的过程可分为哪些步骤?阅读材料观察变酸性口味为酸甜口味 高温灭菌防止接种的乳酸菌被高温杀死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才能大量繁殖温度适宜有利于酵母菌生活鲜奶加糖、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密封发酵然学生知道酸奶的价值,引发兴趣知道制作酸奶各步的目的知道酸奶的制作步骤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以酸奶的制作过程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发酵食品制作过程:灭菌——接种——密封——发酵四个步骤思考总结记笔记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主要是利用乳酸菌或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使之大量繁殖,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或酒精等的过程思考总结记笔记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思维拓展发酵技术的应用 醋:醋酸杆菌 酒:酵母菌 酱:曲霉 泡菜:乳酸菌 腐乳:霉菌思考回答问题加深对发酵实际利用的了解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谈收获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当堂检测出示练习题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课后作业为你的父母请自动手做一份绿色食品实际动手操作完成作业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体验过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七、板书设计 发酵食品的制作 一、酸奶的制作二、发酵的原理三、发酵的过程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可取之处:首先以学生常见的食品为教具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以酸奶的简易制作方法作为引子,引出发酵的原理和发酵的一般制作步骤,引入自然,学生易于接受。再者,语言诙谐带有一定的鼓励性和神秘性。能够激发大家的兴趣,使大家注意力集中。本节课还有一个创新之处在于:打破书上的介绍顺序,先介绍身边的发酵食品,再讲酸奶的制作过程引入发酵的步骤,然后利用发酵步骤中问题的巧妙设置,自然引出发酵的原理。逻辑性强,而且巧妙地将难点突破,让学生觉得并不突兀,知识联系紧密!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条件限制,不能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自己体验酸奶的制作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