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运动的基础》执教者课时1课时所属教材目录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教材分析本节课围绕运动的结构基础——运动系统这一核心内容展开。运动由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本节突出了运动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与运动功能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强调骨适于支撑和运动的特点:坚而不重,硬而不脆;关节既灵活又牢固的原因;骨骼肌的收缩力是动物运动的动力。为了使学生有效的开展自主探究学习,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教材对于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知识内容的组织,均按照先实验观察、再理论阐述概况的顺序。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七年级接触过运动系统的概念及组成。但并不了解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的结构特点及在运动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实验解剖观察各部分结构,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直观地了解各部分的特点及功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描述动物长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基本结构。2、说明骨、关节和骨骼肌在动物运动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1、尝试用肉眼观察长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形态和骨、关节的的纵剖结构。2、模仿练习人体骨折的急救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自身健康,养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骨、关节和骨骼肌的结构特点及功能难点骨、关节和骨骼肌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通过解剖观察认识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引入讲授新课归纳总结学以致用 徒手操 问:我们的运动主要是依靠什么系统完成的?运动系统由哪些结构构成?这些结构在运动中发挥什么作用,又有什么结构特点与之相适应呢?今天我们就做一回医生,通过观察、解剖来认识我们的运动系统。(板书)《运动的基础》。一、观察骨的结构1、讲授骨的基本结构2、实验观察骨的结构: 说明实验任务、材料用具及注意事项。3、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剖实验并完成学案的第一部分。4、请小组代表展示实验结论。(实物投影)5、分析总结骨的特点——坚而不重。(板书)二、探究骨的成分骨松质和骨密质的结构有很大区别,它们的成分一样吗?请大家观看视频《骨的煅烧实验和脱钙实验》,完成学案第二部分,分析骨的特点——硬而不脆。三、观察关节的结构1、外部观察 请同学拿起羊腿向四周旋转,转动灵活吗?用力向两端拉一拉,容易拉断吗?得到关节的特点:既灵活又牢固。2、内部观察 什么样的结构使关节具有这样的特性呢?我们来进一步观察关节内部结构,同时完成学案的第三部分。 请小组代表展示实验结论。(实物投影)四、观察骨骼肌1、体会骨骼肌的作用 我们介绍了骨、认识了关节,怎样才能让骨围绕关节动起来呢?请同学演示。2、介绍骨骼肌的结构1、请同学们完善学案。2、师生一起总结落实知识点。1、骨折的应急处理 (1)请大家阅读课本68页“亲自做”。 (2)请学生演示骨折处理方法。 2、鼓励学生科学锻炼 与老师一起做徒手操答:运动系统;骨、骨连结和骨骼肌。1、初步认识骨的结构组成。2、以小组为单位解剖观察骨的结构,分析骨的特点,完成学案第一部分。3、学生代表通过实物指认出骨的各结构。观看视频,完成学案第二部分。转动、拉动关节,体会牢固性和灵活性。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关节结构,完成学案。展示观察结果。学生演示骨骼肌的牵引,认识骨骼肌的作用。总结知识点,完善学案。阅读演示骨折处理方法。明确课题,引入新课。通过解剖观察,直观认识骨的结构及特点。通过视频观察认识骨的成分及特点。通过对关节的直观感受,得到关节的特点。通过观察,认识关节的结构。建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概念。通过直观体验,获得概念。落实知识点。学以致用,学会骨折应急处理方法。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布置作业完成课本69页“当堂练”。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