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神奇的微生物一.概述本节课是苏教版生物第五单元第14章第3节的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知识目标主要有两个: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2.举例说明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微生物的结构特征是本节的重点。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分析:知识目标: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关注微生物与人类关系,树立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教学重点: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三.学情分析初二上学期的学生已经基本建立了系统的生物知识体系。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疾病也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具有一定的生活基本常识,所以本节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教师引导为主的教。四.课前准备教师:1.搜集细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资料。2.自制多媒体课件。3.搜集与细菌有关的视频资料。学生:1.上网搜集细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资料。2.橡皮泥3.预习课本。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两个广告—舒服佳香皂和滴露洗手液广告,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广告中都涉及到了一类生物,是什么呢?学生很容易得到答案:细菌。从而引出这节课的内容。新课学习:【预习反馈】PPT展示问题:1.什么是微生物?2.微生物主要包含哪几大类?学生:参考课本,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回答。1.微生物一般结构简单、形体很小,其中许多无法用肉眼观察到。2.细菌、真菌、病毒等【互助探究】PPT展示讨论问题:1、细菌的大小、分布有什么特点?2、细菌根据其形态不同,可分为哪几类?3、细菌的结构有哪些? 4、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5、细菌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学生:阅读课本P27-29页,同桌互助得出答案并展示。【合作释疑】辩论赛: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为正方,持细菌对人类生活有利的观点,一组为反方,持细菌对人类生活有害的观点,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展开辩论。【巩固拓展】1.细菌的细胞与洋葱表皮相比,缺少的结构是( D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成形的细胞核2.大量细菌可使食品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的时间不腐烂,是因为冰箱中( B ) A.细菌很少 B.细菌繁殖很慢 C.没有细菌 D.细菌都冻死了3.一条死的小鱼埋在一棵大树根旁,过一段时间后,小鱼不见了。原因是( C ) A.被树根吸收了 B.被地下水冲走了 C.被腐生细菌分解了 D.被猫挖出吃了4.下列生物中,在结构上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生物的是( B ) A.大肠杆菌 B.SARS病毒 C.乳酸菌 D.葡萄球菌5.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绝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有益 B.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C.细菌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D. 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有害 【总结提升】请学生来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动手操作】 四人小组合作,用橡皮泥自制细菌模型。六.板书设计三.神奇的微生物 一般结构:细胞壁 细胞膜细菌 细胞质 核质 特殊结构:鞭毛 荚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